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序 | 第13-15页 |
1 绪论 | 第15-23页 |
·城市往山地扩张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 第15-16页 |
·必然性 | 第15-16页 |
·可行性 | 第16页 |
·传统山地集群建筑项目道路系统自身固有的特点 | 第16-18页 |
·立体性 | 第16页 |
·独立性 | 第16-17页 |
·未知性 | 第17-18页 |
·复杂性 | 第18页 |
·其他相关概念概述及研究范围 | 第18-19页 |
·其他相关概念概述 | 第18-19页 |
·研究范围 | 第19页 |
·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知识 | 第19-22页 |
·系统论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道路交通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论文框架 | 第22-23页 |
2 山地集群建筑项目道路系统影响要素研究 | 第23-36页 |
·地形 | 第23-30页 |
·周边城市道路 | 第30-35页 |
·地形对道路的影响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3 山地集群建筑项目道路系统基本建构 | 第36-63页 |
·由地形导致的路网基本模式 | 第36-47页 |
·路网密度研究 | 第47-63页 |
4 山地集群建筑项目道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综合建构 | 第63-84页 |
·路网结构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第63-71页 |
·道路和建筑内部空间交汇的一般处理模式 | 第71-74页 |
·道路与步行系统的合理组织 | 第74-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5 山地集群建筑项目内外道路系统联系 | 第84-94页 |
·项目出入口设置的一般规范性原则 | 第84-85页 |
·项目周边城市道路与项目用地高差较大时的出入口设计模式 | 第85-88页 |
·外缓内陡、外陡内缓 | 第85-86页 |
·外陡内陡 | 第86-88页 |
·项目周边道路为过境交通时的接入口设计 | 第88页 |
·项目出入口附近的人车流线设计 | 第88-92页 |
·人车共用一个出入口 | 第88-90页 |
·人车分别设置出入口 | 第90-92页 |
·为城市提供有条件的过境交通 | 第92-93页 |
·共享模式 | 第92-93页 |
·穿越模式 | 第93页 |
·小结 | 第93-94页 |
6 山地集群建筑项目道路系统安全及美学设计 | 第94-113页 |
·安全设计 | 第94-98页 |
·交叉口处的安全设计 | 第94-98页 |
·路面的安全设计 | 第98页 |
·美学设计 | 第98-106页 |
·道路空间与项目景观系统 | 第106-112页 |
·小结 | 第112-113页 |
7 实例分析 | 第113-123页 |
·重庆春森彼岸住宅小区 | 第113-118页 |
·要素分析 | 第113-115页 |
·道路系统基本建构 | 第115-117页 |
·综合建构 | 第117-118页 |
·广州南海四季花城住宅小区 | 第118-122页 |
·要素分析 | 第118-119页 |
·道路系统基本建构 | 第119-121页 |
·综合建构 | 第121-122页 |
·小结 | 第122-123页 |
8 结语 | 第123-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28页 |
附录 | 第12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