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4页 |
| ·基于时滞和平衡含水率的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理论 | 第7-9页 |
| ·平衡含水率 | 第7页 |
| ·时滞 | 第7-8页 |
| ·基于平衡含水率预测可燃物含水率的方法 | 第8-9页 |
| ·平衡含水率响应函数 | 第9-10页 |
| ·Simard模型 | 第9页 |
| ·Van Wagner模型 | 第9-10页 |
| ·Anderson模型 | 第10页 |
| ·Nelson模型 | 第10页 |
| ·基于时滞和平衡含水率的方法在可燃物含水率预测中的应用和问题 | 第10-11页 |
| ·在美国国家火险等级系统(NFDRS)中的应用 | 第10页 |
| ·在加拿大森林火险等级系统(CFFDRS)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 ·应用中的问题 | 第11页 |
| ·Catchpole et al.(2001)方法的应用和问题 | 第11-14页 |
| ·Catchpole et al.(2001)方法简介 | 第11-12页 |
| ·Catchpole et al.,2001方法的问题 | 第12-14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 ·Catchpole et al.(2001)方法的验证 | 第14-15页 |
| ·样地概况与样品采集 | 第14页 |
| ·时滞和平衡含水率的测定 | 第14页 |
| ·数据分析 | 第14-15页 |
| ·帽儿山林场不同林分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研究 | 第15-18页 |
| ·样品采集与制作 | 第15-16页 |
| ·时滞和平衡含水率的测定 | 第16-17页 |
| ·数据分析 | 第17-1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60页 |
| ·Catchpole et al.(2001)方法验证 | 第18-26页 |
| ·基于Nelson模型的方法验证 | 第18-22页 |
| ·基于Simard模型的方法验证 | 第22-24页 |
| ·基于两种模型的方法预测效果比较 | 第24-26页 |
| ·不同林分类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 | 第26-50页 |
| ·白桦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 | 第26-30页 |
| ·硬阔1-黄胡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 | 第30-34页 |
| ·硬阔2-水曲柳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 | 第34-38页 |
| ·蒙古栎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 | 第38-42页 |
| ·灌丛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 | 第42-46页 |
| ·草甸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 | 第46-50页 |
| ·林分类型和腐烂程度对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的影响 | 第50-60页 |
| ·不同林分类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误差比较 | 第50-52页 |
| ·不同腐烂程度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误差比较 | 第52-53页 |
| ·林分类型和腐烂程度对死可燃物时滞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林分类型和腐烂程度对平衡含水率的影响 | 第54-60页 |
| 4.结论与讨论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讨论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附录 | 第65-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