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商培养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情商理论概述 | 第10-21页 |
·情商理论的内涵 | 第10-14页 |
·情商理论的内涵 | 第10-12页 |
·情商理论的演进 | 第12-14页 |
·大学生情商的时代特征 | 第14-16页 |
·对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要求更高 | 第14-15页 |
·对正确认知并妥善管理自身情绪能力要求更高 | 第15页 |
·对大学生抗挫能力及自我激励能力要求更高 | 第15页 |
·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要求更高 | 第15-16页 |
·大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要意义 | 第16-21页 |
·情商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 第16-18页 |
·情商培养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 第18-19页 |
·情商培养是和谐人生的决定性因素 | 第19-21页 |
第2章 大学生情商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 第21-36页 |
·大学生情商状况调查与分析 | 第21-23页 |
·大学生情商状况调查 | 第21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1-23页 |
·大学生情商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自身情绪认知能力有所增强,但仍存不足 | 第24-25页 |
·自身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容易被情绪左右 | 第25-26页 |
·自我激励能力不足,心理调适能力较差 | 第26-27页 |
·注重体察他人情绪,但仍以自我为中心 | 第27-28页 |
·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 第28页 |
·影响大学生情商发展的因素 | 第28-36页 |
·宏观因素 | 第29-33页 |
·中观因素 | 第33-34页 |
·微观因素 | 第34-36页 |
第3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对策分析 | 第36-53页 |
·营造浓厚情商培养氛围 | 第36-39页 |
·加强情商培养的理论研究 | 第36-37页 |
·加强对教育工作者情商培养 | 第37-38页 |
·加强对学生的情商宣传教育 | 第38-39页 |
·健全情商培养工作机制 | 第39-44页 |
·提供情商培养组织保障 | 第39-41页 |
·优化情商培养物质保障 | 第41-42页 |
·强化情商培养机制保障 | 第42-44页 |
·创新高校情商培养载体 | 第44-53页 |
·理论教育载体 | 第44-45页 |
·日常管理载体 | 第45-46页 |
·实践活动载体 | 第46-48页 |
·心理发展载体 | 第48页 |
·道德培养载体 | 第48-49页 |
·体商提升载体 | 第49-50页 |
·评价反馈载体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