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7-9页 |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内容的有关界定 | 第9-10页 |
·相关时间的界定及原因 | 第9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2 陶瓷牡丹纹装饰特征的演变过程 | 第10-31页 |
·唐时期陶瓷上牡丹纹装饰的特征 | 第10-13页 |
·牡丹纹装饰反映了人们追求富贵、权利、吉祥的精神需求 | 第11页 |
·牡丹纹装饰技法主要采用刻花、堆贴 | 第11页 |
·牡丹纹形态多为图案式 | 第11-12页 |
·采用图案式的牡丹纹装饰构图 | 第12-13页 |
·宋辽金时期陶瓷上牡丹纹装饰的特征 | 第13-18页 |
·牡丹纹装饰涵义日趋生活化 | 第13-14页 |
·以刻花、印花为主的牡丹纹装饰技法 | 第14-15页 |
·牡丹纹形态追求形似,注重细节刻画 | 第15-16页 |
·以图案式牡丹纹构图为主,出现少量中国画的构图 | 第16-17页 |
·牡丹纹组合形式巧妙并开始逐渐增多 | 第17-18页 |
·元时期陶瓷上牡丹纹的特征 | 第18-23页 |
·牡丹纹装饰涵义更加民俗化 | 第19页 |
·牡丹纹的装饰技法以青花工笔占主导 | 第19-20页 |
·牡丹纹的形态突出表现为花头大、逼真 | 第20-21页 |
·牡丹纹构图为满、多分层的图案式 | 第21页 |
·牡丹纹的组合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化 | 第21-23页 |
·明时期陶瓷上牡丹纹的特征 | 第23-26页 |
·呈现多样化的青花牡丹纹装饰技法 | 第23-24页 |
·牡丹纹形态趋于写实,纤细且多样化 | 第24-25页 |
·牡丹纹构图以分层少的图案式为主 | 第25页 |
·牡丹纹与动物纹的组合形式逐渐增多 | 第25-26页 |
·清时期陶陶瓷上牡丹纹装饰的特征 | 第26-31页 |
·牡丹纹的装饰技法以珐琅彩、粉彩为主 | 第27-28页 |
·牡丹纹形态更加写实、色彩鲜艳 | 第28-29页 |
·牡丹纹构图的形式多样化,且中国画构图占主导 | 第29页 |
·牡丹纹组合形式丰富,且与动物纹组合居多 | 第29-31页 |
3 陶瓷牡丹纹装饰特征的演变规律 | 第31-37页 |
·牡丹纹的装饰涵义不断满足人们的时代精神需求 | 第31页 |
·牡丹纹的装饰技法由单一向丰富,由坯体装饰向瓷上绘画发展 | 第31-32页 |
·牡丹纹的装饰形式推陈出新 | 第32-35页 |
·牡丹纹的构图由图案式向中国画的构图发展 | 第32-33页 |
·牡丹纹形态从写实变体趋向写实发展 | 第33页 |
·牡丹纹的组合形式逐渐趋于多样化、程式化、情景化 | 第33-35页 |
附: 传统陶瓷牡丹纹装饰特征演变过程的典型图例 | 第35-37页 |
4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附录A: 插图出处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