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1 引言 | 第6-8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6页 |
|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 第6页 |
|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6页 |
|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 第6-8页 |
| 2 中国近百年雕塑艺术表现形式的概述 | 第8-12页 |
| 3 历代政治因素是雕塑艺术形式嬗变的动因 | 第12-18页 |
| ·20年代至30年代的雕塑 | 第12-13页 |
| ·30年代至40年代的雕塑 | 第13-14页 |
| ·文革时期的雕塑 | 第14-18页 |
| 4 历代艺术思潮是改变艺术表达方式的动力 | 第18-24页 |
| ·民国初期西方艺术思潮的大量涌入 | 第18页 |
| ·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学院派艺术思潮的影响 | 第18-20页 |
| ·85思潮美术运动的影响 | 第20-22页 |
| ·后89艺术思潮 | 第22-24页 |
| 5 多元的格局——国家开放政策为雕塑艺术表现形式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 第24-31页 |
| ·物质生存方式的渐变及其影响 | 第26-28页 |
| ·文化生存环境的宽松化及其影响 | 第28-29页 |
| ·文化交流渠道的畅通及其影响 | 第29-31页 |
| 6 中国艺术精神对雕塑艺术形式的影响 | 第31-37页 |
| ·哲学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 第31-32页 |
| ·仁与乐的统一—孔子美学 | 第31-32页 |
| ·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庄子美学 | 第32页 |
| ·传统雕塑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 第32-33页 |
| ·受中国艺术精神影响的现代雕塑 | 第33-37页 |
| 7 结论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