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权利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残疾人权利导论 | 第12-48页 |
一、残疾人权利属于人权 | 第12-22页 |
(一) 残疾人权利的语义分析 | 第12-19页 |
(二) 残疾人权利是普遍人权 | 第19-22页 |
二、残疾人权利属于特殊人权 | 第22-30页 |
(一) 权利主体的特殊性 | 第22-24页 |
(二) 义务主体的特殊性 | 第24-25页 |
(三) 权利义务内容的特殊性 | 第25-27页 |
(四) 权利侵害的特殊性 | 第27-28页 |
(五) 权利保护的特殊性 | 第28-30页 |
三、残疾人权利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权 | 第30-33页 |
(一) 残疾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 | 第30-32页 |
(二) 残疾人权利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权利 | 第32-33页 |
四、作为人权的残疾人保护模式 | 第33-48页 |
(一) 作为福利的残疾人保护模式 | 第34-36页 |
(二) 作为人权的残疾人保护模式 | 第36-39页 |
(三) 作为人权的残疾人保护模式之比较优势 | 第39-45页 |
(四) 作为人权的残疾人保护模式的意义 | 第45-48页 |
第二章 残疾人权利运动及反思 | 第48-78页 |
一、国家残疾人权利运动的个案分析 | 第48-57页 |
(一) 各国残疾人权利运动发展概况 | 第49-52页 |
(二) 美国残疾人权利运动 | 第52-57页 |
二、国际残疾人权利运动 | 第57-72页 |
(一) 国际人权利运动与残疾人福利 | 第57-60页 |
(二) 国际残疾人权利运动的起步 | 第60-63页 |
(三) 国际残疾人权利运动的发展 | 第63-67页 |
(四) 国际残疾人权利运动的突破 | 第67-70页 |
(五) 国际残疾人权利运动的深入 | 第70-72页 |
三、对于残疾人权利运动的思考 | 第72-78页 |
(一) 残疾人权利运动的特点 | 第72-75页 |
(二) 从残疾人权利反思人权的实现 | 第75-78页 |
第三章 《残疾人权利公约》及残疾人的人权 | 第78-122页 |
一、《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特点与原则 | 第78-89页 |
(一) 《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特点 | 第78-83页 |
(二) 《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原则 | 第83-89页 |
二、残疾人的权利和国家的义务 | 第89-114页 |
(一)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 第89-100页 |
(二)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 第100-114页 |
三、特殊残疾群体的权利 | 第114-122页 |
(一) 妇女 | 第114-116页 |
(二) 儿童 | 第116-122页 |
第四章 残疾人权利的保护机制 | 第122-168页 |
一、国内保护机制 | 第122-137页 |
(一) 残疾人权利的立法保护 | 第123-125页 |
(二) 残疾人权利的行政保护 | 第125-128页 |
(三) 残疾人权利的司法救济 | 第128-133页 |
(四) 残疾人权利的国家人权机构保护 | 第133-135页 |
(五) 国内残疾人权利保护机制之间的关系 | 第135-137页 |
二、联合国系统的保护机制 | 第137-155页 |
(一) 联合国 | 第137-144页 |
(二) 联合国专门机构 | 第144-147页 |
(三) 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 | 第147-155页 |
三、《残疾人权利公约》的保护机制 | 第155-160页 |
(一) 残疾人权利委员会 | 第155-157页 |
(二) 报告制度 | 第157-158页 |
(三) 来文制度 | 第158-159页 |
(四) 调查程序 | 第159-160页 |
四、区域人权机构的保护机制 | 第160-168页 |
(一) 区域人权保护机构 | 第160-163页 |
(二) 欧洲人权法院对残疾人权利的保护 | 第163-165页 |
(三) 区域残疾人权利保护机制的评价 | 第165-168页 |
第五章 我国的残疾人权利保护 | 第168-194页 |
一、我国残疾人权利保护现状 | 第169-180页 |
(一) 残疾人权利的立法保护 | 第169-171页 |
(二) 残疾人权利的行政保护 | 第171-174页 |
(三) 残疾人权利保护的司法救济 | 第174-176页 |
(四) 残疾人权利的社会保护 | 第176-180页 |
二、中国残疾人权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0-188页 |
(一) 立法上存在不足 | 第180-185页 |
(二) 行政保护力度不够 | 第185-187页 |
(三) 司法救济过于薄弱 | 第187-188页 |
三、强化我国残疾人权利保护的建议 | 第188-194页 |
(一) 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权利保护相关立法 | 第188-190页 |
(二) 大力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 | 第190-192页 |
(三) 切实保障残疾人获得司法救济 | 第192页 |
(四) 加强残疾人权利宣传教育 | 第192-194页 |
结语 | 第194-195页 |
参考文献 | 第195-20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203-204页 |
附录 | 第204页 |
我国关于残疾人的主要立法及其内容 | 第204-210页 |
后记 | 第210-211页 |
中文摘要 | 第211-215页 |
Abstract | 第215-2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