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增压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9-11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机械增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机械增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机械增压器工作原理及基本匹配条件 | 第15-21页 |
·机械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 第15-16页 |
·机械增压工作过程分析 | 第16-19页 |
·发动机的机械增压过程 | 第16-18页 |
·机械增压器理论工作过程 | 第18-19页 |
·机械增压器实际工作过程 | 第19页 |
·机械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基本匹配条件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机械增压器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第21-37页 |
·两叶转子和三叶转子比较分析 | 第21-25页 |
·基元容积和排量的比较 | 第21-24页 |
·机械增压器噪声及振动比较 | 第24页 |
·机械增压器内泄露的比较 | 第24-25页 |
·转子力学性能比较 | 第25页 |
·直叶与扭叶转子对比 | 第25-26页 |
·转子型线分析 | 第26-32页 |
·圆弧线型 | 第27-28页 |
·渐开线型 | 第28-30页 |
·摆线型 | 第30-32页 |
·渐开线型线的改进 | 第32-35页 |
·叶型简化方法 | 第32页 |
·型线方程分析 | 第32-33页 |
·改进型线与传统型线的对比分析 | 第33-35页 |
·渐开线扭叶转子加工工艺介绍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机械增压器零部件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 第37-51页 |
·Inventor三维设计软件介绍 | 第37-38页 |
·总体结构设计 | 第38-40页 |
·进、排气结构 | 第38-39页 |
·传动方式 | 第39页 |
·密封结构 | 第39页 |
·润滑结构 | 第39-40页 |
·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及建模 | 第40-43页 |
·转子设计 | 第40页 |
·壳体设计 | 第40-43页 |
·转子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第43-49页 |
·静力分析 | 第43-46页 |
·主动轴系统的动态特性有限元分析 | 第46-49页 |
·主轴系统的模态分析 | 第46-48页 |
·主轴系统的谐响应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机械增压器泄漏模型的建立和实验分析 | 第51-66页 |
·机械增压器泄漏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1-56页 |
·回带容积泄漏 | 第51-52页 |
·叶轮和壳体之间径向的缝隙泄漏 | 第52-54页 |
·叶轮和壳体之间轴向的缝隙泄漏 | 第54-55页 |
·两叶轮之间的缝隙泄漏 | 第55-56页 |
·通气孔的泄漏 | 第56页 |
·机械增压器整体泄露模型 | 第56页 |
·机械增压器流体实验 | 第56-62页 |
·仪器介绍 | 第57-58页 |
·流量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机械增压器装车动力性测试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