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曼达公司信用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从社会公正角度对信用体系的研究 | 第10页 |
·经济制度层面对信用体系的探讨 | 第10-11页 |
·从企业管理层面对信用体系的分析 | 第11页 |
·对信用管理模式的设计和探讨 | 第11页 |
·从财务的角度对信用管理体系的分析 | 第11页 |
·其他信用管理的相关工具模型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信用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14-24页 |
·信用的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信用的含义 | 第14-15页 |
·信用的三要素 | 第15-16页 |
·信用管理 | 第16-21页 |
·信用管理活动的术语 | 第16-17页 |
·企业销售活动中的信用管理 | 第17页 |
·信用管理研究的几种理论 | 第17-19页 |
·企业信用管理的基本内容 | 第19页 |
·企业授信管理的基本目标 | 第19-20页 |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对经营的促进作用 | 第20-21页 |
·信用管理的重要评估指标—DSO | 第21-24页 |
·DSO的定义 | 第21页 |
·计算DSO的三种方法 | 第21-23页 |
·不同DSO计算方法的优劣 | 第23-24页 |
第3章 科曼达公司现有信用管理体系的分析诊断 | 第24-36页 |
·科曼达公司的背景介绍 | 第24-27页 |
·母公司业务介绍 | 第24页 |
·科曼达公司组织结构介绍 | 第24-25页 |
·柯曼达业务和产品特点介绍 | 第25-26页 |
·科曼达公司的销售渠道和方式 | 第26-27页 |
·科曼达公司的市场地位以及竞争环境分析 | 第27-29页 |
·外部环境与竞争对手情况 | 第27页 |
·科曼达公司的竞争环境分析 | 第27-29页 |
·科曼达有限公司现行信用体系描述 | 第29-36页 |
·科曼达有限公司现有信用体系的组织结构 | 第29-30页 |
·科曼达有限公司现行信用体系的业务流程 | 第30-31页 |
·现有业务流程的解释说明 | 第31-32页 |
·现行信用管理方式分析 | 第32-33页 |
·美国原有管理模式诊断 | 第33-36页 |
第4章 科曼达公司信用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设计 | 第36-42页 |
·信用管理体系的目标设定和控制要点 | 第36-37页 |
·科曼达公司新信用管理体系的目标 | 第36页 |
·科曼达公司新信用管理体系的控制要点 | 第36-37页 |
·科曼达公司新信用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模式设计 | 第37-42页 |
·新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原则和解释 | 第37页 |
·新的信用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 | 第37-40页 |
·三个信用助理岗位的职责描述 | 第40-42页 |
第5章 科曼达公司信用管理流程的导入与实施 | 第42-63页 |
·新信用体系的总体流程设计 | 第42-43页 |
·新体系的信用管理流程图 | 第42-43页 |
·对总体流程的对比评价 | 第43页 |
·清理和完善客户的信用档案 | 第43-45页 |
·客户信用档案建立流程 | 第43-44页 |
·对客户档案建立流程的对比评价 | 第44-45页 |
·客户档案建立流程的实施行动计划表 | 第45页 |
·评估客户信用水平和授信额度决策 | 第45-54页 |
·新建立的信用分析流程图 | 第45-46页 |
·对新的授信流程的解释与评价 | 第46-47页 |
·客户信用额度分析授予实施步骤 | 第47页 |
·实施工具—量化评价积分表 | 第47-51页 |
·信用额度的数据计算 | 第51-52页 |
·信用额度的修正 | 第52-53页 |
·信用条件的审批与权限 | 第53-54页 |
·信用风险动态监控流程 | 第54-55页 |
·动态监控的流程图 | 第54页 |
·信用监控流程的对比与评价 | 第54-55页 |
·账龄分析报表流程 | 第55-56页 |
·账龄分析报表流程图描述 | 第55-56页 |
·解释与对比描述 | 第56页 |
·收账催账流程 | 第56-60页 |
·收账催账的流程图 | 第56-58页 |
·收账流程解释与对比 | 第58页 |
·收账催帐工作的实施方法与特点 | 第58-60页 |
·销售与财务部门争议仲裁流程 | 第60-61页 |
·部门间仲裁争议流程图 | 第60页 |
·对比分析 | 第60-61页 |
·信用政策调整流程 | 第61-63页 |
·信用政策流程操图 | 第61-62页 |
·信用条件调整的实施和注意事项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