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水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水路运输经济论文

京杭运河淮安段通过能力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9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8-12页
     ·背景第8-11页
     ·本课题研究目的第11页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西德公式第13-14页
     ·长江公式第14-15页
     ·川江航道通过能力公式第15页
     ·苏南运河公式第15-16页
     ·闵朝斌公式第16-17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京杭运河淮安段通航现状分析第19-25页
   ·京杭运河淮安段概况第19-21页
   ·京杭运河淮安段通航现状第21-23页
   ·京杭运河淮安段通航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第3章 京杭运河淮安段航道通过能力测算第25-53页
   ·京杭运河淮安段航道通过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25-28页
     ·航道条件第25页
     ·水文和气象条件第25-26页
     ·船型及船舶技术性能第26-27页
     ·运输组织方式第27页
     ·通航时间第27-28页
     ·人员因素第28页
   ·京杭运河淮安段航道通过能力测算模型的构建第28-34页
     ·道路交通流理论第28-30页
     ·船舶交通流理论第30-34页
   ·基于船舶交通流的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第34-39页
     ·航道基本通过能力第34-36页
     ·航道可能通过能力第36-38页
     ·航道设计通过能力第38-39页
   ·航道服务水平第39-40页
     ·概述第39页
     ·道路服务水平第39-40页
     ·航道服务水平定义第40页
   ·航道服务水平等级第40-46页
     ·道路服务水平等级划分第40-42页
     ·航道服务水平等级划分第42-46页
   ·京杭运河淮安段航道通过能力主要参数确定第46-51页
     ·船舶年平均吨位第46-48页
     ·船舶长度第48-50页
     ·转折密度第50页
     ·阻塞密度第50-51页
     ·船舶最大交通流第51页
   ·京杭运河淮安段航道通过能力测算结果第51-53页
第4章 京杭运河淮安段航道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第53-56页
   ·京杭运河淮安段船舶通过量预测第53-54页
   ·京杭运河淮安段航道通过能力适应性评价第54-56页
第5章 提高京杭运河淮安段航道通过能力对策第56-59页
   ·提高京杭运河淮安段航道通过能力的宏观政策第56-57页
     ·提高船舶平均吨位第56页
     ·加强航道建设第56-57页
     ·提高航道管理水平第57页
     ·加强船舶驾驶人员管理第57页
   ·提高京杭运河淮安段航道通过能力的具体措施第57-5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59-60页
   ·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江民营干散货运输企业发展研究--以CHX公司为例
下一篇:贵港市内河货运船舶运力近中期发展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