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养护、维修与技术改造论文

穿越断层隧道震害机理以及抗减震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概况第11-15页
     ·汶川隧道震害调查第11-14页
     ·研究对象的确定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隧道震害机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页
     ·隧道抗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隧道减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主要内容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动力学计算方法第18-23页
   ·FLAC3D动力响应分析基本理论第18-19页
     ·运动方程第18页
     ·单元空间离散以及空间差分方程第18-19页
   ·三维黏弹性人工边界理论第19-23页
     ·人工边界简介第19-20页
     ·三维黏弹性人工边界理论推导第20-23页
第三章 非滑动断层震害机理研究第23-35页
   ·断层宽度影响因素分析第23-29页
     ·计算模型及工况第23-24页
     ·监测点位及记录数据第24-25页
     ·最大主应力对比分析第25-29页
   ·隧道埋深影响因素分析第29-34页
     ·计算模型及工况第29-30页
     ·监测点位及记录数据第30页
     ·最大主应力对比分析第30-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滑动断层震害机理研究第35-52页
   ·滑动断层隧道震害影响因素研究第35-40页
     ·计算模型及工况第35-37页
     ·计算测点第37-38页
     ·最大主应力对比第38页
     ·安全系数对比第38-40页
   ·断层错动方向对隧道影响分析第40-45页
     ·计算模型及工况第40-41页
     ·计算测点第41-42页
     ·安全距离对比第42页
     ·最大主应力对比第42-43页
     ·内力分析第43页
     ·围岩应力分析第43-45页
   ·断层破碎带震害机理研究第45-51页
     ·计算模型及工况第45-46页
     ·宽破碎带+非滑动断层分析第46-47页
     ·窄破碎带+滑动断层分析第47-49页
     ·宽破碎带+滑动断层分析第49-50页
     ·断层宽度影响分析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隧道走向与断层平行时隧道安全距离研究第52-71页
   ·计算模型及工况第52-53页
     ·尺寸及工况第52页
     ·计算参数第52-53页
   ·计算测点第53-54页
   ·隧道位于上盘+逆断层错动第54-58页
     ·位移分析第54页
     ·内力分析第54-55页
     ·围岩应力分析第55-57页
     ·安全距离第57-58页
   ·隧道位于上盘+正断层错动第58-62页
     ·位移分析第58页
     ·内力分析第58-59页
     ·围岩应力分析第59-61页
     ·安全距离第61-62页
   ·隧道位于下盘+逆断层错动第62-66页
     ·位移分析第62页
     ·内力分析第62-63页
     ·围岩应力分析第63-65页
     ·安全距离第65-66页
   ·隧道位于下盘+正断层错动第66-70页
     ·位移分析第66页
     ·内力分析第66-67页
     ·围岩应力分析第67-70页
     ·安全距离第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公路隧道滑动断层段抗减震技术研究第71-83页
   ·公路隧道滑动断层段减震技术研究第71-78页
     ·窄破碎带滑动断层段隧道设置减震缝减震效果分析第71-76页
     ·窄破碎带滑动断层段设置减震层减震效果分析第76-78页
   ·公路隧道滑动断层段抗震技术研究第78-81页
     ·计算模型及工况第78-80页
     ·最大主应力分析第80-81页
     ·安全系数分析第81页
   ·小结第81-83页
结论第83-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盾构实验台液压推进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理论研究
下一篇: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