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问题的探析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0 引言 | 第14-21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4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文献评述 | 第19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9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9-21页 |
1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概述 | 第21-31页 |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涵义 | 第21-23页 |
·会计风险的含义 | 第21-22页 |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含义 | 第22-23页 |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特点 | 第23-25页 |
·风险的客观性 | 第23页 |
·风险的隐蔽性 | 第23页 |
·风险的复杂性 | 第23-24页 |
·风险的突发性 | 第24页 |
·后果的严重性 | 第24-25页 |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分类 | 第25-27页 |
·会计信息风险 | 第25-26页 |
·会计核算风险 | 第26页 |
·会计监督风险 | 第26-27页 |
·会计人员风险 | 第27页 |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原则 | 第27-28页 |
·适时性准则 | 第27-28页 |
·适度性准则 | 第28页 |
·重要性准则 | 第28页 |
·效益性准则 | 第28页 |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28-3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8-30页 |
·风险控制理论 | 第30-31页 |
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1-39页 |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 第31-33页 |
·会计核算存在违规操作 | 第33页 |
·会计风险监督缺乏独立性 | 第33-34页 |
·会计岗位设置缺乏应有的相互制约 | 第34-35页 |
·会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 第35页 |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35-39页 |
·欠缺完善的银行管理模式 | 第35-36页 |
·银行会计系统会计信息反映功能不够健全 | 第36页 |
·核算程序未形成刚性约束,存在薄弱环节 | 第36-37页 |
·会计风险监督与行政管理职能混淆 | 第37页 |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 第37-38页 |
·会计人员认识不充分,素质不高 | 第38-39页 |
3 法兴银行事件对会计风险防范的反思与启示 | 第39-44页 |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 | 第39-40页 |
·法兴事件原因解析 | 第40-41页 |
·银行信息系统的技术存在显著漏洞 | 第40页 |
·银行内部风险监控存在漏洞 | 第40-41页 |
·会计人员道德风险 | 第41页 |
·法兴事件对会计风险防范的启示 | 第41-44页 |
·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内控管理 | 第41-42页 |
·合理设置岗位、强化监督职能 | 第42-43页 |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的素质 | 第43-44页 |
4 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 | 第44-56页 |
·建立健全会计规范体系 | 第44页 |
·改善会计信息的揭示与披露系统 | 第44-47页 |
·制定最低会计信息披露标准 | 第45-46页 |
·完善会计报表体系,重视对表外业务风险水平的披露 | 第46-47页 |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制度 | 第47-48页 |
·强化会计业务制度体系 | 第47页 |
·改革现行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 | 第47页 |
·完善会计管理体系,构筑严密的会计风险管理框架 | 第47-48页 |
·建全内控制度体系 | 第48-51页 |
·健全的会计内部管理制度 | 第48-49页 |
·建立会计风险预警系统 | 第49页 |
·有效的会计内控制度评价体系 | 第49-51页 |
·完善银行会计风险的监督体系 | 第51-53页 |
·加强银行会计监督 | 第51页 |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 第51-52页 |
·强化外部审计监督与约束机制 | 第52-53页 |
·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 第53页 |
·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与专业素质 | 第53-56页 |
·强化会计人员行为准则,防范会计人员道德风险 | 第54页 |
·采用科学全面的激励评价制度 | 第54页 |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