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CONTENTS | 第6-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0 引言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文献述评 | 第17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8页 |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8-19页 |
1 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 | 第19-30页 |
·财务预测信息的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财务预测信息的含义 | 第19页 |
·财务预测信息的内容 | 第19-20页 |
·财务预测信息的特点 | 第20-21页 |
·财务预测信息编制披露的原则 | 第21页 |
·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方式 | 第21-24页 |
·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特点 | 第21-22页 |
·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22-23页 |
·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方式 | 第23-24页 |
·影响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制约因素 | 第24-26页 |
·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受成本效益原则制约 | 第24-25页 |
·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可能会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 | 第25-26页 |
·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容易影响经营者的正常行为 | 第26页 |
·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 | 第26-27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28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8-29页 |
·新资本需求理论 | 第29-30页 |
2 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预测性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0-40页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制度概况 | 第30-31页 |
·披露的法律制度 | 第30页 |
·披露的范围 | 第30-31页 |
·违法披露的法律责任 | 第31页 |
·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财务预测信息披露质量不高 | 第31-32页 |
·财务预测信息供给不足 | 第32-33页 |
·财务预测信息披露不及时 | 第33-34页 |
·财务预测信息披露不规范 | 第34页 |
·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预测性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40页 |
·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 第34-35页 |
·财务预测信息供给成本较高 | 第35-36页 |
·监管不到位 | 第36-37页 |
·尚未建立财务预测编制和披露准则 | 第37-38页 |
·监管部门尚未建立免责制度 | 第38页 |
·证券市场功能不完善 | 第38-40页 |
3 美国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借鉴 | 第40-47页 |
·美国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 | 第40-41页 |
·禁止披露阶段 | 第40页 |
·鼓励披露但非强制披露阶段 | 第40-41页 |
·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阶段 | 第41页 |
·美国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特点 | 第41-43页 |
·对不同的财务预测信息进行分类 | 第41-42页 |
·引入预先警示原则 | 第42-43页 |
·制定安全港规则 | 第43页 |
·对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经验借鉴 | 第43-47页 |
·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相结合 | 第43-44页 |
·全面充分地披露 | 第44页 |
·及时规范地披露 | 第44-45页 |
·建立重大差异更新更正制度 | 第45-47页 |
4 完善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建议 | 第47-54页 |
·完善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47-49页 |
·深化政企分离,明晰产权改革 | 第47页 |
·引入机构投资者,平衡股权结构 | 第47-48页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 | 第48-49页 |
·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财务预测信息的编制责任 | 第49-50页 |
·建立企业内部财务预测信息质量保障体系 | 第49页 |
·企业通过承诺书形式确认其对财务预测信息的编制责任 | 第49-50页 |
·构建完善的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 第50-52页 |
·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 | 第50页 |
·制定财务预测信息披露规范 | 第50-51页 |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免责制度 | 第51-52页 |
·加强对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监管 | 第52-54页 |
·加强对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审核 | 第52页 |
·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 | 第52-53页 |
·严格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