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邻域和快速傅立叶的逆向工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逆向工程技术 | 第8-10页 |
·逆向工程的定义 | 第8页 |
·逆向工程的分类 | 第8-9页 |
·逆向工程的应用 | 第9页 |
·逆向工程技术的组成模块 | 第9-10页 |
·曲面重构 | 第10-15页 |
·曲面重构的含义与应用 | 第10-11页 |
·曲面重构的分类 | 第11-12页 |
·国内外曲面重构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5页 |
·本文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选题依据 | 第16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点云数据获取及预处理研究 | 第18-27页 |
·引言 | 第18页 |
·点云数据获取方法与分类 | 第18-22页 |
·接触式测量 | 第19页 |
·非接触式测量 | 第19-21页 |
·测量数据分类 | 第21-22页 |
·点云预处理 | 第22-26页 |
·测量数据精简 | 第22-23页 |
·测量数据滤波 | 第23-25页 |
·测量数据的格式转换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快速傅立叶变换以及特征函数的计算 | 第27-37页 |
·傅立叶(FOURIER)变换 | 第27-29页 |
·周期函数的傅立叶级数 | 第27页 |
·傅立叶级数的复数形式 | 第27-28页 |
·傅立叶变换 | 第28页 |
·傅立叶变换的常用形式 | 第28-29页 |
·离散傅立叶变换 | 第29-32页 |
·傅立叶变换的离散化 | 第29-30页 |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定义 | 第30-31页 |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常用形式 | 第31-32页 |
·DFT 快速计算(FFT) | 第32-33页 |
·DFT 的计算问题 | 第32页 |
·DFT 快速算法--FFT 的基本思路 | 第32-33页 |
·多维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计算 | 第33-35页 |
·n 维傅立叶变换 | 第33-34页 |
·三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 | 第34-35页 |
·特征函数的计算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点云包围盒的八叉树自适应细分 | 第37-51页 |
·常用的包围盒类型 | 第37-38页 |
·轴对齐包围盒 | 第37页 |
·包围球 | 第37页 |
·方向包围盒 | 第37-38页 |
·k-Dop 包围盒 | 第38页 |
·HAUSDORFF 距离 | 第38-39页 |
·点云的八叉树自适应细分 | 第39-40页 |
·八叉树细分原理 | 第39页 |
·八叉树自适应细分的算法 | 第39-40页 |
·OPENGL 和测量数据的变换 | 第40-50页 |
·OpenGL 概述 | 第40-41页 |
·OpenGL 的特点及其使用方法 | 第41-45页 |
·测量数据的模型变换与几何坐标变换 | 第45-48页 |
·包围盒的颜色的渲染与透明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快速傅立叶变换重构与等值面提取 | 第51-62页 |
·快速傅立叶变换重构与K-邻域法 | 第51-52页 |
·等值面提取算法 | 第52-55页 |
·空间向前搜索算法 | 第52-53页 |
·二义性面 | 第53-55页 |
·程序模块设计 | 第55-61页 |
·软件的整体结构 | 第55-56页 |
·点云的包围盒计算以及透明的实现 | 第56-57页 |
·包围盒的八叉树细分 | 第57-58页 |
·FFT 细分 | 第58-59页 |
·计算特征函数值 | 第59页 |
·插值计算 | 第59-60页 |
·误差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