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中国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气态、颗粒态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实验室模拟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大气气溶胶第9-11页
     ·大气气溶胶的概念及研究发展趋势第9-10页
     ·大气气溶胶的研究项目第10-11页
   ·气态污染物(CO_2、CO、NO_x)第11-12页
   ·气溶胶颗粒物第12-15页
   ·多环芳烃和烷基多环芳烃第15-18页
   ·生物质燃烧第18-20页
   ·我国生物质燃烧现状第20-21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分析研究方法第24-36页
   ·气体和颗粒物采样实验装置系统第24-25页
   ·多环芳烃及烷基多环芳烃采样实验装置系统第25页
   ·宽范围颗粒物分光仪(WPS)第25-28页
     ·流量控制第27页
     ·微分动态分析仪(DMA)第27页
     ·凝结核计数器(CPC)第27-28页
     ·激光颗粒物分光计(LPS)第28页
   ·气体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第28-29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第29-30页
   ·PAHs和APAHs分析仪器和试剂第30-31页
     ·分析仪器第30页
     ·试剂第30-31页
   ·PAHs和APAHs的定性和定量第31-34页
     ·PAHs和APAHs的定性第31-34页
     ·PAHs和APAHs的定量第34页
   ·农作物秸秆燃烧试验第34-36页
第三章 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气态污染物的研究第36-51页
   ·排放因子(EF)、排放比(ER)和燃烧效率(CE)第36-37页
   ·气态污染物(CO、CO_2和NO_x)的排放因子第37-39页
   ·CO和NO_x的排放比,燃烧效率第39-40页
   ·中国2004年三种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估算第40-42页
   ·中国2004年因三种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的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清单第42-47页
   ·中国2004年因三种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的气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地理分布第47-50页
   ·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成长特征及排放特征研究第51-63页
   ·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第51-54页
   ·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颗粒物粒径成长过程分析第54-57页
   ·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颗粒物的排放因子第57-58页
   ·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颗粒物的排放清单和排放强度第58-61页
   ·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农作物秸秆燃烧释放的多环芳烃及烷基多环芳烃第63-77页
   ·多环芳烃及烷基多环芳烃的定性分析第63-64页
   ·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的多环芳烃及烷基多环芳烃的浓度第64-68页
     ·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及烷基多环芳烃第66-67页
     ·气体中的多环芳烃及烷基多环芳烃第67-68页
   ·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的多环芳烃及烷基多环芳烃的排放因子第68-71页
   ·中国2004年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的多环芳烃及烷基多环芳烃排放清单估算第71-74页
   ·中国2004年农作物秸秆燃烧排放的多环芳烃及烷基多环芳烃排放强度地理分布第74-75页
   ·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结论第77-81页
   ·主要结论第77-79页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90页
附录: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项目资助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亚地区沙尘气溶胶的理化特性、来源、长途传输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可能影响
下一篇:紫外光光解HNO2(NO2-)诱导的溴苯降解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