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前言 | 第8-9页 |
·醋酸废水处理方法 | 第9-14页 |
·精馏法 | 第9-10页 |
·萃取法 | 第10-11页 |
·中和法 | 第11-12页 |
·吸附法 | 第12-13页 |
·膜分离法 | 第13-14页 |
·联合法 | 第14页 |
·醋酸甲酯合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第14-16页 |
·催化剂装填方式 | 第16-18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工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酯化反应动力学实验 | 第20-29页 |
·本章工作 | 第20页 |
·酯化反应机理和速率表达式 | 第20-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实验装置 | 第21-22页 |
·分析方法及校正因子的测定 | 第22-23页 |
·实验步骤 | 第23页 |
·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 | 第23-27页 |
·消除外扩散影响 | 第23-24页 |
·消除内扩散影响 | 第24-25页 |
·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 | 第25-26页 |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确定 | 第26-27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27页 |
·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催化精馏过程模拟计算 | 第29-44页 |
·工艺流程 | 第29-30页 |
·热力学方程的选择 | 第30页 |
·间歇数学模型 | 第30-34页 |
·模型假设 | 第30-31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计算过程 | 第34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塔板组分浓度分布图例 | 第34-35页 |
·催化段理论塔板数的影响 | 第35-36页 |
·精馏段塔板数的影响 | 第36页 |
·醋酸进料状态的影响 | 第36-37页 |
·回流比的影响 | 第37-40页 |
·持液量的影响 | 第40页 |
·不同质量浓度醋酸 | 第40-41页 |
·催化精馏塔操作条件的优化 | 第41-42页 |
·优化操作条件下不同塔板数的影响 | 第41-42页 |
·优化操作条件下不同浓度醋酸的转化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催化精馏处理醋酸废水实验 | 第44-56页 |
·实验试剂及分析条件 | 第44页 |
·实验装置 | 第44-46页 |
·催化剂装填 | 第44-46页 |
·催化精馏实验装置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静持液量的测定 | 第46-47页 |
·流体力学的测定 | 第47-48页 |
·理论塔板数的测定 | 第48-49页 |
·实验方案及流程 | 第4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催化精馏段长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醋酸进料温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催化精馏阶段回流比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醋酸浓度的醋酸转化情况 | 第53-54页 |
·实验数据和文献中的数据比较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醋酸转化率的比较 | 第56-58页 |
·间歇催化精馏方式下醋酸转化率模拟值和实验值的比较 | 第56页 |
·间歇与连续催化精馏方式下的醋酸转化率模拟结果比较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