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选题及其意义 | 第7-8页 |
二、有关能源地缘政治的研究综述 | 第8-9页 |
三、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地缘政治学与能源地缘政治 | 第12-20页 |
第一节 传统地缘政治学——陆权、海权与空权之争 | 第12-17页 |
一、海权无敌 | 第13-14页 |
二、陆权至上 | 第14-15页 |
三、空权优势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新能源地缘政治学 | 第17-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演变 | 第20-29页 |
第一节 煤炭与“日不落帝国”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石油与美国世纪 | 第21-28页 |
一、墨西哥湾时代(1859 年~20 世纪50 年代上半期) | 第22-24页 |
二、波斯湾时代(20 世纪50 年代下半期~1985 年) | 第24-26页 |
三、石油全球时代(1985 年~ )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当前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 | 第29-44页 |
第一节 能源输出国家和地区 | 第29-32页 |
一、波斯湾国家 | 第29-31页 |
二、中亚里海地区 | 第31页 |
三、非洲 | 第31-32页 |
四、美洲地区 | 第32页 |
第二节 主要能源进口国家和地区 | 第32-36页 |
一、美国 | 第33-34页 |
二、欧盟 | 第34-35页 |
三、日本 | 第35-36页 |
第三节 能源战略枢纽国家 | 第36-40页 |
一、伊朗与俄罗斯 | 第36-38页 |
二、格鲁吉亚、乌克兰与土耳其 | 第38-40页 |
第四节 当前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中各国的互动 | 第40-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中国角色及应对战略 | 第44-52页 |
第一节 中国的能源外交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当前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下的中国战略 | 第45-49页 |
第三节 面向未来的中国对外能源战略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