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部署优化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部署算法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随机部署和控制性部署 | 第13-14页 |
·静态部署和动态部署 | 第14-15页 |
·异构网络部署 | 第15-17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策略的优化问题 | 第17-22页 |
·区域覆盖性 | 第17-19页 |
·网络连通性 | 第19-20页 |
·网络生存期 | 第20-21页 |
·基于定位的锚节点优化部署 | 第21-22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4-26页 |
2 利用超能节点提高网络生存期的部署研究 | 第26-58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相关工作 | 第27-28页 |
·能量模型和生存期定义 | 第28-29页 |
·能量模型 | 第28页 |
·网络生命期 | 第28-29页 |
·线性网络超能节点的优化部署 | 第29-35页 |
·网络没有部署超能节点 | 第30页 |
·超能节点是基站的邻节点 | 第30-31页 |
·超能节点位于线性网络的二分之一处 | 第31-32页 |
·基站位于线性网络的一端时超能节点的最优位置 | 第32-33页 |
·基站与超能节点的位置同时进行部署规划 | 第33-35页 |
·圆形网络超能节点的优化部署 | 第35-45页 |
·网络模型 | 第36-37页 |
·移动方式 | 第37-38页 |
·动态超能节点部署在负载最重的一环 | 第38-39页 |
·最小化最大瓶颈负载算法 | 第39-43页 |
·多个超能节点最佳移动半径 | 第43页 |
·路由算法 | 第43-45页 |
·仿真结果 | 第45-50页 |
·线性网络静态超能节点部署 | 第45-47页 |
·圆形网络动态超能节点部署 | 第47-50页 |
·实验 | 第50-57页 |
·实验环境 | 第50-51页 |
·实验模型 | 第51页 |
·能量计算方法 | 第51-53页 |
·实验结果 | 第53-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3 基于能量平衡的节点部署算法 | 第58-71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网络模型和能量模型 | 第59-61页 |
·网络模型 | 第59-60页 |
·能量模型 | 第60-61页 |
·网络生命期 | 第61页 |
·基于能量平衡的节点部署策略 | 第61-63页 |
·均匀部署的网络生存期 | 第61-62页 |
·基于能量平衡的节点部署策略(DBEEP 部署) | 第62-63页 |
·数值仿真结果 | 第63-65页 |
·实验 | 第65-69页 |
·实验分析 | 第66-67页 |
·实验过程 | 第67页 |
·实验结果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4 异构网络中的能量分配算法 | 第71-83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网络能量模型及生存期定义 | 第72-73页 |
·网络模型 | 第72页 |
·能量模型 | 第72-73页 |
·生命周期定义 | 第73页 |
·初始能量分配策略 | 第73-76页 |
·两种初始能量节点的分配算法 | 第73-74页 |
·初始能量分配策略(IEA strategy) | 第74-76页 |
·仿真结果 | 第76-78页 |
·实验 | 第78-81页 |
·实验过程 | 第78-79页 |
·实验结果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5 一种基于最小能耗和波图定位系统的路由算法研究 | 第83-96页 |
·引言 | 第83-84页 |
·相关工作 | 第84页 |
·基于最小能耗和波图定位系统的路由算法 | 第84-91页 |
·最优跳距的确定 | 第84-85页 |
·基于最小能耗和波图定位系统的路由算法 | 第85-91页 |
·仿真 | 第91-94页 |
·结论 | 第94-96页 |
6 基于一个移动信标的双圆定位算法 | 第96-118页 |
·引言 | 第96-97页 |
·相关的工作 | 第97-99页 |
·基于一个移动信标的双圆定位算法 | 第99-107页 |
·定位依据 | 第99-102页 |
·基于RSSI 的双圆定位算法 | 第102-107页 |
·仿真与实验 | 第107-116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116-118页 |
7 结束语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作者个人简历、论文发表情况及研究成果 | 第134-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