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垃圾邮件识别方法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相关反垃圾邮件技术 | 第13-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知识与技术介绍 | 第19-27页 |
·电子邮件基础知识 | 第19-23页 |
·电子邮件概念 | 第19页 |
·电子邮件基本结构 | 第19-21页 |
·电子邮件传输协议 | 第21-22页 |
·电子邮件传输过程 | 第22-23页 |
·粗糙集理论 | 第23-26页 |
·理论思想 | 第23页 |
·信息系统与决策表 | 第23-24页 |
·集合近似关系 | 第24-25页 |
·近似度与隶属度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邮件模式识别方法 | 第27-43页 |
·样本数据向量化 | 第28-30页 |
·不完备系统的扩充模型 | 第30-34页 |
·基于相容关系的扩充模型 | 第30-32页 |
·基于相似关系的扩充模型 | 第32-33页 |
·基于改进的非对称相似关系的扩充模型 | 第33-34页 |
·决策表离散化 | 第34-36页 |
·知识约简 | 第36-41页 |
·知识约简介绍 | 第36-38页 |
·属性约简 | 第38-40页 |
·值约简 | 第40-41页 |
·样本识别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7页 |
·数据集 | 第43页 |
·实验结果评价标准 | 第43-4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工作总结 | 第47-48页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