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M642的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平台及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视频监控的相关概念以及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0-29页 |
·基于视频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的设计 | 第20-21页 |
·视频监控系统关键技术 | 第20-21页 |
·本论文基于关键技术的设计 | 第21页 |
·系统简介 | 第21-29页 |
·系统硬件 | 第21-25页 |
·D M642 核心处理模块 | 第22-23页 |
·视频输入模块 | 第23-24页 |
·EMIF 模块 | 第24页 |
·PCI 模块 | 第24-25页 |
·软件框架总体设计 | 第25-26页 |
·系统各模块设计简介 | 第26-29页 |
·DM642 板卡 | 第26-27页 |
·服务器主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DSP 端和PC 端框架设计 | 第29-52页 |
·相关知识概述 | 第29-31页 |
·DSP 应用程序开发概述 | 第29页 |
·DSP/BIOS、CSL 和RF5 简介 | 第29-30页 |
·.NET 概述 | 第30-31页 |
·DSP 软件框架设计 | 第31-40页 |
·操作系统DSP/BIOS 设计 | 第31-32页 |
·内存的划分 | 第32-33页 |
·通信协议区的设计 | 第33-35页 |
·PC 信息区 | 第33-34页 |
·DSP 信息区 | 第34-35页 |
·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 | 第35-36页 |
·线程设计 | 第36-40页 |
·tskReceive 线程 | 第36-38页 |
·tskVideoProcess 线程 | 第38-39页 |
·thrPCISend 线程 | 第39-40页 |
·PC 端软件设计 | 第40-52页 |
·总体设计 | 第40-41页 |
·核心函数简介 | 第41-43页 |
·客户端模块的设计 | 第43-47页 |
·界面的设计 | 第43-45页 |
·相关代码 | 第45-47页 |
·网络模块的设计 | 第47页 |
·后端服务模块的设计 | 第47-52页 |
·VideoProcess()函数简介 | 第48-50页 |
·SendImageToDSP()函数简介 | 第50页 |
·ImageShow()函数简介 | 第50-52页 |
第四章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 第52-70页 |
·研究的必要性 | 第52-53页 |
·基于动态阈值的背景差分算法 | 第53-57页 |
·算法原理 | 第53页 |
·算法具体设计及实现 | 第53-57页 |
·自适应背景模型建立 | 第53-54页 |
·差值图像的建立及二值化 | 第54-55页 |
·运动目标的检测 | 第55-57页 |
·基于梯度滤波的帧间差分算法 | 第57-59页 |
·算法原理 | 第57页 |
·算法具体设计及实现 | 第57-59页 |
·梯度滤波 | 第57-58页 |
·三帧差分 | 第58-59页 |
·最佳阈值二值化 | 第59页 |
·基于高斯模型的算法 | 第59-64页 |
·算法原理 | 第59页 |
·算法具体设计及实现 | 第59-64页 |
·背景模型训练 | 第59-60页 |
·前景点与背景点的判断 | 第60-64页 |
·三种算法仿真效果评估 | 第64-70页 |
·交通系统检测效果 | 第64-66页 |
·室内场景检测效果 | 第66-67页 |
·小区场景检测效果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算法的DSP 实现与优化 | 第70-83页 |
·算法DSP 实现的必要性 | 第70-71页 |
·算法的DSP 实现 | 第71-73页 |
·具体实现流程 | 第71-72页 |
·DSP 运行结果 | 第72-73页 |
·算法的DSP 优化 | 第73-83页 |
·物理级别的优化 | 第73-76页 |
·代码级别的优化 | 第76-80页 |
·算法级别的优化 | 第80-81页 |
·优化结果评估 | 第81-8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