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江盆地下白垩统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主要认识与成果 | 第13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22页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5-17页 |
·断裂 | 第16-17页 |
·褶皱 | 第17页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7-20页 |
·太古界 | 第17页 |
·元古界 | 第17-18页 |
·中生界 | 第18-20页 |
·新生界 | 第20页 |
·岩浆岩发育特征 | 第20-22页 |
·侵入岩 | 第20-21页 |
·火山岩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第22-31页 |
·扇三角洲相 | 第22-27页 |
·湖泊相 | 第27-30页 |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烃源岩和储层特征研究 | 第31-51页 |
·烃源岩特征研究 | 第31-40页 |
·可能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型 | 第31-37页 |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 第37-40页 |
·储集层物性特征研究 | 第40-51页 |
·储集层孔隙类型 | 第40-43页 |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第43-47页 |
·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特征 | 第47-51页 |
第五章 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 第51-55页 |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51-52页 |
·烃源岩特征 | 第51页 |
·储集层特征 | 第51页 |
·盖层特征 | 第51-52页 |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52页 |
·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