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4-19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第14-16页 |
·赤峰汉诺坝期玄武岩的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条件 | 第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8-19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9-25页 |
·地层 | 第20-23页 |
·古生界 | 第20-21页 |
·中生界 | 第21页 |
·新生界 | 第21-23页 |
·岩浆岩 | 第23页 |
·构造 | 第23-25页 |
第3章 赤峰新生代汉诺坝期玄武岩的地质特征 | 第25-33页 |
·赤峰汉诺坝期玄武岩的产状 | 第27-28页 |
·赤峰汉诺坝期玄武岩的岩石学特征 | 第28-33页 |
第4章 赤峰汉诺坝期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33-48页 |
·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主量元素分析 | 第33-34页 |
·微量元素分析 | 第34页 |
·SrNdHf 同位素分析 | 第34-35页 |
·主量元素特征 | 第35-43页 |
·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 | 第43-45页 |
·稀土元素 | 第43-44页 |
·微量元素 | 第44-45页 |
·SrNdHf 同位素 | 第45-48页 |
第5章 赤峰汉诺坝期玄武岩的成因讨论 | 第48-69页 |
·原生岩浆 | 第48-51页 |
·同化混染作用 | 第48-49页 |
·部分熔融及分离结晶作用 | 第49-51页 |
·地幔源区特征 | 第51-57页 |
·赤峰汉诺坝期玄武岩:软流圈来源 | 第51页 |
·赤峰汉诺坝期玄武岩:软流圈和岩石圈地幔相互反应的结果 | 第51-55页 |
·源区的富集特征 | 第55-57页 |
·源区物质组成与岩浆起源条件 | 第57-60页 |
·源区物质组成 | 第57-59页 |
·岩浆起源条件:岩浆起源深度的估算 | 第59-60页 |
·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深部过程 | 第60-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