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对三个自然村的典型比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假设 | 第14-15页 |
·研究出发点 | 第15-16页 |
2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16-23页 |
·生活质量理论 | 第16-17页 |
·马斯洛需求理论 | 第16页 |
·罗斯托追求生活质量理论 | 第16-17页 |
·生活质量组成要素理论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23页 |
·调查范围界定及研究思路 | 第18页 |
·问卷设计及调查分析 | 第18-19页 |
·方差分析 | 第19-23页 |
3 各地区生活质量差异现状分析 | 第23-34页 |
·收入差异 | 第23-24页 |
·消费水平差异 | 第24-25页 |
·教育差异 | 第25-26页 |
·医疗差异 | 第26页 |
·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差异 | 第26-28页 |
·环境差异 | 第28-29页 |
·意识差异 | 第29-32页 |
·经济意识 | 第29-30页 |
·法律意识 | 第30-31页 |
·民主政治 | 第31页 |
·社会风气 | 第31-32页 |
·教育意识 | 第32页 |
·生活满意度 | 第32页 |
·各地区总体生活质量差异 | 第32-34页 |
4 各地区生活质量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 第34-57页 |
·各地区生活质量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 第34-54页 |
·收入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 第34-37页 |
·消费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 第37-40页 |
·教育的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 第40-43页 |
·医疗的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 第43-44页 |
·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差异性的显著性检验 | 第44-46页 |
·环境的差异性分析 | 第46-47页 |
·意识的差异性分析 | 第47-51页 |
·各地区总体生活质量差异分析 | 第51-54页 |
·造成各地区生活质量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54-57页 |
·制度因素导致不同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 | 第54页 |
·产业结构区域差异造成了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异 | 第54-55页 |
·投资强度区域差异影响各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第55页 |
·消费品市场不发达阻碍了农村居民消费愿望实现 | 第55-56页 |
·传统观念制约农村居民享受现代社会发展成果 | 第56-57页 |
5 结论及建议 | 第57-63页 |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对策建议 | 第58-63页 |
·对提高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 | 第58-60页 |
·对协调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差异的建议 | 第60-63页 |
6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63-64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3页 |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