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优势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论文主要任务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及其IV 特性 | 第14-21页 |
·太阳辐射光谱 | 第14-15页 |
·半导体PN 结及太阳电池IV 特性 | 第15-18页 |
·半导体能带结构及其光吸收 | 第15-16页 |
·分子的基态、激发态和电子跃迁 | 第16页 |
·P-N 结光生特伏效应 | 第16-17页 |
·光电池的简化等效图 | 第17-18页 |
·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性能参数 | 第18-21页 |
·特性曲线(Characteristic Curve) | 第18-19页 |
·短路电流ISC(Short-circuit Current) | 第19页 |
·开路电压VOC(Open-circuit Voltage) | 第19页 |
·填充因子FF(Fill Factor) | 第19页 |
·能量转换效率ηP | 第19-20页 |
·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特性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机理及提高转换效率的途径 | 第21-31页 |
·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原理及基本结构 | 第21-26页 |
·有机光伏效应的特点 | 第21页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原理 | 第21-22页 |
·光电流和暗电流形成过程 | 第22页 |
·激子吸收以及光电转换过程中的损失机制 | 第22-23页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的器件结构 | 第23-26页 |
·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存在的不足 | 第26-27页 |
·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途径 | 第27-31页 |
·改善活性层薄膜形貌 | 第27-28页 |
·改善电极与活性层接触面 | 第28-29页 |
·选择合适受体材料 | 第29页 |
·加入光学间隔层(Optical spacer)改善光吸收 | 第29-31页 |
第四章 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光伏特性的模拟与仿真 | 第31-38页 |
·太阳能电池等效电路 | 第31-32页 |
·Simulink 仿真模型及数据分析 | 第32-37页 |
·PSC-IV 特性仿真系统 | 第32-35页 |
·Rs-Isc 特性仿真系统 | 第35-36页 |
·Rsh-Voc 特性仿真系统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电特性实验分析 | 第38-51页 |
·实验系统与设备 | 第38-39页 |
·超净环境系统 | 第38页 |
·高真空多源蒸发镀膜设备 | 第38-39页 |
·太阳能模拟器 | 第39页 |
·太阳能电池I-V 测试系统 | 第39页 |
·薄膜形貌表征设备 | 第39页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 | 第39-44页 |
·整体实验流程 | 第39-40页 |
·电池器件制备方案 | 第40-4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未经过热处理的本体异质结器件光电特性 | 第44-45页 |
·SEM 薄膜形貌测量与分析 | 第45-46页 |
·器件IV 特性分析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实验中不足与展望 | 第49-51页 |
·实验不足与改进方向 | 第49-50页 |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图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