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缩略语(ABBREVIATION) | 第11-12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奶牛乳房炎概述 | 第12-14页 |
·奶牛乳房炎分类 | 第12页 |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及危害 | 第12-13页 |
·体细胞评分在奶牛育种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奶牛乳房炎抗性候选基因及分子标记 | 第14-18页 |
·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AHCY)基因 | 第14-15页 |
·Toll-like Receptor 10(TLR10)基因 | 第15-16页 |
·DNA 依赖性蛋白激酶(PRKDC)基因 | 第16-17页 |
·溶质转运家族11 成员1(SLC11A1)基因 | 第17-18页 |
·本试验的选题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二、 材料和方法 | 第19-29页 |
·材料 | 第19-21页 |
·实验材料采集 | 第19页 |
·载体和感受态细胞 | 第1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页 |
·溶液试剂配制 | 第20-21页 |
·软件工具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牛血液DNA 的提取步骤 | 第21-22页 |
·基因组DNA 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第22页 |
·引物设计 | 第22-23页 |
·目的基因的PCR 的扩增 | 第23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23-24页 |
·SSCP 分析 | 第24-25页 |
·克隆测序分析多态位点 | 第25页 |
·RFLP 分析 | 第25-26页 |
·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 第26页 |
·单倍型及联合基因型分析 | 第26页 |
·遗传多态性分析 | 第26-27页 |
·Hardy-Weinberg 平衡的检验 | 第27-28页 |
·基因型与体细胞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29-42页 |
·荷斯坦母牛基因组DNA 和PCR 产物结果 | 第29-31页 |
·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 | 第29页 |
·PCR 产物的扩增结果 | 第29-31页 |
·荷斯坦母牛AHCY、TLR10、PRKDC 和SLC11A1 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 第31-36页 |
·AHCY 基因外显子PCR-SSCP 检测结果 | 第31-32页 |
·TLR10 基因外显子PCR-SSCP 检测结果 | 第32页 |
·PRKDC 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 第32-33页 |
·SLC11A1 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 第33-36页 |
·群体遗传学统计分析结果 | 第36-39页 |
·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 第36-37页 |
·SLC11A1 基因多态位点的单倍型组合及其基因型频率分析 | 第37-38页 |
·遗传特性分析 | 第38-39页 |
·最小二乘统计分析结果 | 第39-42页 |
·不同公牛、牛场、胎次对奶牛体细胞评分的影响 | 第39页 |
·PRKDC 基因各位点多态性与母牛体细胞评分的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SLC11A1 基因各位点多态性与母牛体细胞评分的相关分析 | 第40-42页 |
四、 讨论 | 第42-49页 |
·关于影响PCR 扩增反应的因素 | 第42页 |
·本试验研究所采用的SNPs 检测方法 | 第42-44页 |
·PCR-SSCP 方法 | 第43-44页 |
·PCR-RFLP 方法 | 第44页 |
·PCR 产物直接测序法 | 第44页 |
·线性模型对体细胞评分的影响 | 第44-45页 |
·单倍型分析 | 第45-46页 |
·关于AHCY 基因和TLR10 基因的SSCP 分析结果 | 第46页 |
·PRKDC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体细胞评分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PRKDC 基因遗传多态性 | 第46-47页 |
·PRKDC 基因多态性对体细胞评分的影响 | 第47页 |
·SLC11A1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体细胞评分相关性分析 | 第47-49页 |
·SLC11A1 基因遗传多态性 | 第47-48页 |
·SLC11A1 基因多态性对体细胞评分的影响 | 第48-49页 |
五、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