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米的粘性分论文

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语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1 杂交粳稻研究概况第11-13页
 2 水稻配合力研究第13-17页
   ·两类配合力及其相互关系第13-14页
   ·水稻性状配合力研究第14-15页
   ·水稻亲本性状配合力与亲本性状之间的关系第15-16页
   ·水稻杂种优势与亲本配合力的关系第16-17页
 3 杂种优势的预测方法第17-18页
 4 杂交粳稻育种存在的问题第18-20页
   ·杂种优势不突出第18-19页
   ·稻米品质有待提高第19页
   ·制种产量和纯度不高第19-20页
   ·杂种优势预测的研究没有突破,组合选配的盲目性仍很大第20页
 5 杂交粳稻育种发展的对策第20-22页
   ·扩大亲本间遗传差异,提高优势水平第20页
   ·采取"双亲双优"策略,改良稻米品质第20-21页
   ·改良亲本开花习性,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纯度第21页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提高亲本配合力改良效率和组合选配预见性第21-22页
 6 中国杂交粳稻发展展望第22-23页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33页
 1 试验材料第25-27页
 2 田间种植和性状调查第27页
 3 DNA提取和PCR扩增及扩增产物电泳第27-30页
   ·DNA提取(SDS法)第27-28页
   ·PCR扩增第28-30页
   ·电泳和银染第30页
   ·读胶第30页
 4 数据分析第30-33页
   ·亲本配合力分析第30-31页
   ·亲本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第31-3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3-43页
 1 72个杂种F_1产量及其构成性状和全生育期的平均表现第33-34页
 2 6个不育系和12个恢复系5个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第34-36页
 3 亲本5个产量相关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第36-43页
   ·亲本单株日产量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第38页
   ·亲本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第38-39页
   ·亲本千粒重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第39-40页
   ·亲本单株有效穗数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第40页
   ·与亲本多个性状配合力相关的标记基因型第40-43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43-45页
 1 讨论第43-44页
 2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3页
附录第53-71页
 附录Ⅰ p×Q交配设计配合力分析第53-56页
  1. p×q交配设计配合力分析线性数学模型第53-54页
  2. 亲本利用价值的评定方法第54-56页
 附录Ⅱ CASCREEN1.0程序代码(基于MATLAB 6.5)第56-58页
 附录Ⅲ 本研究所用的SSR引物信息第58-61页
 附录Ⅳ 本研究基础数据表第61-69页
   ·2个杂交组合及对照的5个产量及播抽历期性状的平均表现第61-64页
   ·8个亲本的115对SSR分子数据第64-69页
 附录 V72个杂交组合的产量构成要素性状配合力效应表第69-7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陆地棉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恢复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油菜植株形态结构模型及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