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接收设备、无线电收音机论文--接收机:按形式分论文

应用于无线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混合集成接收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射频集成电路的发展及研究前景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3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低噪声放大器电路设计第15-31页
   ·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第15-19页
     ·散射参数第15-17页
     ·稳定性第17-18页
     ·增益第18页
     ·噪声第18-19页
     ·线性度第19页
   ·低噪声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第19-22页
     ·输入端并联电阻的共源放大器第20-21页
     ·共栅放大器结构第21页
     ·并联—串联式反馈结构第21页
     ·电感源端负反馈结构第21-22页
   ·LNA 线性度的分析与改进第22-25页
     ·传统共源级LNA 线性度分析第22-25页
   ·带有MGTR 结构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第25-30页
     ·MGTR 提高线性度原理分析第25-26页
     ·原理的验证第26-27页
     ·高线性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第27-29页
     ·版图设计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及优化方法第31-42页
   ·混频器的基本原理第31-33页
   ·混频器性能参数第33-36页
     ·变频增益/损耗第33页
     ·噪声第33-35页
     ·线性度第35-36页
     ·端口隔离度第36页
   ·混频器性能优化技术研究第36-40页
     ·增益提高技术第37-38页
     ·降低噪声第38页
     ·提高线性度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电流注入技术混频器第42-50页
   ·前言第42页
   ·电流注入混频器结构第42-44页
     ·静态电流注入结构第42-43页
     ·动态电流注入结构第43-44页
   ·两种静态电流注入混频器分析第44-50页
     ·Gilbert 单元混频器第44-45页
     ·传统的电流注入技术第45-46页
     ·跨导互补的电流注入技术第46-50页
第5章 混频器电路设计第50-58页
   ·前言第50页
   ·跨导互补电流注入混频器的分析与设计第50-52页
   ·改进型电流注入混频器的设计第52-55页
   ·版图设计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6章 射频混合集成接收机电路与系统研究第58-67页
   ·系统方案第58-59页
   ·模块电路选择与实现第59-64页
   ·接收机电路板的设计第64-66页
   ·接收机电路板测试结果第66-67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总结第67-68页
   ·进一步工作及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第74-75页
详细摘要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PONOLT发送端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无源声探测网批处理目标跟踪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