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癥丸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缩略语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34页 |
1. “癥瘕”的理论源流 | 第11-22页 |
·“癥瘕”病名的文献研究 | 第11-14页 |
·“癥瘕”病因病机的文献研究 | 第14-17页 |
·“癥瘕”治疗的文献研究 | 第17-22页 |
2. 中医学对子宫肌瘤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第22-29页 |
·中医学对子宫肌瘤的认识 | 第22-23页 |
·子宫肌瘤的中医辨证论治 | 第23-25页 |
·子宫肌瘤的中医治疗 | 第25-29页 |
3. 现代医学对子宫肌瘤的认识和治疗现状 | 第29-34页 |
·现代医学对子宫肌瘤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第29-31页 |
·子宫肌瘤的现代医学治疗 | 第31-34页 |
临床研究 | 第34-41页 |
1. 病例来源 | 第34页 |
2. 诊疗标准 | 第34-38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34页 |
·中医诊断及症候判定标准 | 第34-36页 |
·病情分级标准 | 第36页 |
·肌瘤评分标准 | 第36页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36页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36-37页 |
·病例的脱落 | 第37页 |
·退出试验的条件 | 第37-38页 |
·终止试验的条件 | 第38页 |
·复发标准 | 第3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分组方法 | 第38-40页 |
·统计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 | 第41-45页 |
1. 一般资料比较 | 第41-42页 |
2. 消癥丸的临床疗效比较 | 第42-45页 |
讨论 | 第45-56页 |
1. 疏肝逐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立题依据 | 第45-47页 |
·肝的生理 | 第45页 |
·女子与肝 | 第45-46页 |
·从肝郁论治子宫肌瘤 | 第46-47页 |
2. 治法探讨 | 第47-48页 |
·标本兼治—治本重疏肝,逐瘀以治标 | 第47页 |
·消补兼施是本病的重要治则 | 第47-48页 |
3. 方药分析 | 第48-54页 |
·消癥丸的建立 | 第48页 |
·单药分析 | 第48-52页 |
·现代药理分析 | 第52-54页 |
4. 消癥丸的临床疗效 | 第54-55页 |
·对子宫肌瘤中医证候的疗效 | 第54页 |
·对子宫肌瘤体积的疗效 | 第54页 |
·对子宫肌瘤的综合疗效 | 第54页 |
·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 | 第54-55页 |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65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