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请求解散公司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制度的一般理论研究 | 第10-15页 |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11页 |
·公司解散的概念 | 第10页 |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特征 | 第10-11页 |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制度的产生 | 第11页 |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股东的期待利益落空理论 | 第12页 |
·公司契约理论 | 第12-13页 |
·公平和效率理论 | 第13页 |
·公司自治和司法干预理论 | 第13页 |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案件的适用范围 | 第13-15页 |
2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15-35页 |
·请求法院解散公司的主体——股东 | 第15-17页 |
·各国公司法规定的比较 | 第15-16页 |
·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 第16-17页 |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被告 | 第17-19页 |
·以公司作为被告 | 第17-18页 |
·以公司和其他股东作为被告 | 第18页 |
·以其他股东作为被告 | 第18-19页 |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事由 | 第19-30页 |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事由立法例考察 | 第19-20页 |
·公司僵局 | 第20-28页 |
·公司(股东)压迫 | 第28-29页 |
·其他情形 | 第29-30页 |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前置性条件 | 第30-32页 |
·对"其他途径"的分类与理解 | 第30-32页 |
·法律设置前置性条件的意义 | 第32页 |
·对"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理解 | 第32页 |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诉讼的管辖 | 第32-35页 |
·解散公司诉讼案件的地域管辖 | 第33-34页 |
·解散公司诉讼案件的级别管辖 | 第34-35页 |
3 我国股东请求解散公司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 第35-38页 |
·对股东请求解散事由的规定过于单一 | 第35页 |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时的财产保全 | 第35-36页 |
·对"其他途径"的规定不明确 | 第36页 |
·股东请求解散公司时应正确适用调解 | 第36-38页 |
·调解在解散公司诉讼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6-37页 |
·调解在解散公司诉讼中具有优越性 | 第37-38页 |
4 完善我国股东请求解散公司制度的建议 | 第38-44页 |
·明确和坚持公司解散的原则 | 第38-39页 |
·增加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事由 | 第39页 |
·明确"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判断标准 | 第39-40页 |
·建立预防股东恶意请求解散公司的制度 | 第40-42页 |
·要求原告股东提供诉讼担保 | 第40-41页 |
·法院采取保全处理措施 | 第41页 |
·确立股东恶意诉讼的赔偿责任 | 第41-42页 |
·确立公司解散的替代措施 | 第42-44页 |
·强制股权置换 | 第42-43页 |
·建立公司解散事由的行政审查制度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