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道德人格的含义 | 第12-13页 |
·伦理学关于道德人格及其成分的观点 | 第13-14页 |
·心理学关于道德人格及其成分的观点 | 第14-17页 |
·西方心理学有关道德人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17-20页 |
·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人格研究 | 第17-18页 |
·特质取向的道德人格研究 | 第18-20页 |
·国内心理学有关道德人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20-25页 |
·我国的道德人格研究 | 第20-22页 |
·我国的道德人格结构及其测量研究 | 第22-25页 |
2 当代中国道德人格词表的编制 | 第25-32页 |
·被试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32页 |
·半结构选词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5页 |
·调查过程 | 第25-26页 |
·调查资料整理与词汇选择标准 | 第26页 |
·词汇结果与分类 | 第26-28页 |
·道德人格词汇意义明晰度、评价度及反义词对比度的检验 | 第28-32页 |
3 道德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的编制 | 第32-53页 |
·被试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4页 |
·评定调查表的编制 | 第32页 |
·调查过程、数据管理统计分析 | 第32-34页 |
·结果 | 第34-53页 |
·道德人格词汇表的一阶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七个大因素的二阶因素分析 | 第37-42页 |
·道德人格词汇量表的项目分析 | 第42-44页 |
·效度检验 | 第44-45页 |
·信度检验 | 第45-46页 |
·道德人格词汇评定量表的常模及不同人群差异检验 | 第46-53页 |
4 讨论 | 第53-66页 |
·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人格特点(Ⅰ):同情心 | 第54-56页 |
·同情心的内涵 | 第54-55页 |
·不同人群差异比较 | 第55-56页 |
·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人格特点(Ⅱ):亲和性 | 第56-58页 |
·亲和性的内涵 | 第56-57页 |
·不同人群差异比较 | 第57-58页 |
·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人格特点(Ⅲ):独立性 | 第58-60页 |
·独立性的内涵 | 第58-59页 |
·不同人群差异比较 | 第59-60页 |
·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人格特点(Ⅳ):严谨性 | 第60-61页 |
·严谨性的内涵 | 第60页 |
·严谨性不同人群差异比较 | 第60-61页 |
·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人格特点(Ⅴ):外向性 | 第61-62页 |
·外向性的内涵 | 第61页 |
·外向性不同人群差异比较 | 第61-62页 |
·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人格特点(Ⅵ):世故性 | 第62-64页 |
·世故性的内涵 | 第62-63页 |
·世故性不同人群差异比较 | 第63-64页 |
·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人格特点(Ⅶ):抱负性 | 第64-66页 |
·抱负性的内涵 | 第64页 |
·抱负性不同人群差异比较 | 第64-66页 |
5 结论 | 第66-67页 |
6 不足与展望 | 第67-68页 |
·不足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A 道德人格特质词汇表 | 第70-71页 |
附录B 人格词汇的词义明确度和评价度评定表 | 第71-73页 |
附录C 人格特征反义词词对的对称性评定 | 第73-74页 |
附录D 性格词语自评问卷 | 第74-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