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导论 | 第12-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现状研究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1章 非政府组织研究概述 | 第19-28页 |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 第19-20页 |
·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 第20-22页 |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公民社会理论 | 第22页 |
·善治理论 | 第22-23页 |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第23-24页 |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现状 | 第24-27页 |
·非政府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 | 第24-26页 |
·非政府组织内部管理制度逐渐走向规范 | 第26页 |
·非政府组织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2章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领域、方式及发挥的作用 | 第28-39页 |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领域 | 第28-30页 |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 | 第30-31页 |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的作用 | 第31-38页 |
·民主政治 | 第31-32页 |
·行业自律 | 第32页 |
·冲突化解 | 第32-33页 |
·公益慈善 | 第33-34页 |
·生态环保 | 第34-35页 |
·促进社会整合 | 第35-37页 |
·参与政治沟通 | 第37页 |
·推动社会进步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9-50页 |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9-40页 |
·非政府与政府之间职能划分不明确,行政化倾向严重 | 第40-41页 |
·非政府组织的专业能力薄弱 | 第41页 |
·非政府组织自身结构不合理 | 第41-42页 |
·非政府组织资金匮乏 | 第42页 |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49页 |
·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现实基础薄弱 | 第42-44页 |
·缺乏保障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 | 第44-46页 |
·中国非政府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46-48页 |
·政府方面的原因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社会管理的对策 | 第50-59页 |
·完善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制度 | 第50-52页 |
·完善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法律和专门法律 | 第50-51页 |
·完善非政府组织的民事制度 | 第51页 |
·明确对非政府组织的财政资助和税收优惠政策 | 第51-52页 |
·合理定位,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伙伴关系 | 第52-53页 |
·确立非政府组织的定位原则 | 第52-53页 |
·改革“双重管理体制” | 第53页 |
·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内部管理 | 第53-55页 |
·完善以理事会制度为核心的治理结构 | 第53-54页 |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 第54-55页 |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 第55页 |
·提高非政府组织的机构能力和人员能力 | 第55-56页 |
·多种方式筹集非政府组织发展所需的资金 | 第56-57页 |
·政府补贴 | 第56-57页 |
·服务性收费 | 第57页 |
·民间捐赠 | 第57页 |
·加强公民文化建设,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