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念之谜”看专名意义之辩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5页 |
·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1章 “信念之谜”及其代表性解决方案 | 第15-27页 |
·“信念之谜” | 第15-19页 |
·“信念之谜”赖以产生的原则 | 第15-16页 |
·“信念之谜” | 第16-19页 |
·现存解决方案及其有效性分析 | 第19-25页 |
·马库斯的解决方案 | 第19-21页 |
·佩里的解决方案 | 第21-23页 |
·菲奇的解决方案 | 第23-25页 |
·“信念之谜”的理论价值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2章 “信念之谜”与专名意义之辩 | 第27-46页 |
·关于专名的描述理论 | 第28-32页 |
·“弗雷格之谜”与描述理论 | 第28-30页 |
·簇描述理论 | 第30-32页 |
·关于专名的直接指称理论 | 第32-45页 |
·新工具——可能世界 | 第33-35页 |
·对描述理论的批判 | 第35-39页 |
·作为严格指示词的专名 | 第39-43页 |
·直接指称理论的解题功能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专名的意向性理论及其解谜功能 | 第46-56页 |
·描述理论的成就与不足 | 第46-47页 |
·直接指称理论的成就与不足 | 第47-49页 |
·基于专名的意向性理论的解谜方案 | 第49-55页 |
·塞尔论专名和意向性 | 第49-51页 |
·专名的意向性理论 | 第51-54页 |
·解谜的有效性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