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产业集群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集群竞争优势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2章 动态创新能力与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 第16-2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中小企业集群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集群竞争优势内涵 | 第17-18页 |
·动态创新能力内涵 | 第18-19页 |
·集群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 第19-21页 |
·产业聚集效应理论 | 第19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9-20页 |
·企业持续成长理论 | 第20-21页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21页 |
·动态创新能力理论分析 | 第21-23页 |
第3章 中小企业集群动态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分析 | 第23-34页 |
·知识传播促进产业集群动态创新能力的实现 | 第23-26页 |
·知识传播引起的集群信任性特征和网络性特征 | 第23-25页 |
·知识传播途径 | 第25-26页 |
·集群学习是产业集群动态创新能力实现的重要途径 | 第26-31页 |
·集群学习方式 | 第27-29页 |
·集群学习的目的 | 第29-31页 |
·竞争协作是产业集群动态创新能力的重要实现形式 | 第31-34页 |
·协作关系与集群动态创新能力 | 第31-32页 |
·竞争关系与集群动态创新能力 | 第32-34页 |
第4章 动态创新能力与中小企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分析 | 第34-43页 |
·动态创新能力是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 | 第34-36页 |
·动态创新能力改善集群静态性发展 | 第34-35页 |
·动态创新能力使集群具备特异性优势 | 第35-36页 |
·动态创新能力提升集群竞争优势的途径 | 第36-43页 |
·全面化动态创新的集群持续竞争优势 | 第37-38页 |
·生态化动态创新的集群持续竞争优势 | 第38-40页 |
·网络化动态创新的集群持续竞争优势 | 第40-43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43-56页 |
·柳市电器集群发展概况及历程 | 第43-45页 |
·柳市电器集群发展概况 | 第43-44页 |
·柳市电器集群发展历程 | 第44-45页 |
·柳市电器集群创新能力分析 | 第45-48页 |
·社会文化创新 | 第45-46页 |
·分工模式创新 | 第46页 |
·支持网络创新 | 第46-47页 |
·地方政府支持及政策支持创新 | 第47-48页 |
·基于创新能力的柳市电器集群竞争优势表现 | 第48-51页 |
·特有的温州文化和集群信任 | 第48-49页 |
·完善的知识和生产网络 | 第49-50页 |
·集群企业获得较高产出投入比 | 第50-51页 |
·柳市电器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51-53页 |
·产品差异化度有待提高 | 第52页 |
·小企业创新投入有待提高 | 第52-53页 |
·集群区域环境污染严重 | 第53页 |
·提升柳市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相关对策建议 | 第53-56页 |
·加强政府对柳市企业集群的支持力度 | 第54页 |
·完善利于柳市企业进行创新的市场环境 | 第54-55页 |
·实现柳市企业家族式经营向公司制经营的转变 | 第55-56页 |
第6章 研究总结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