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资本的共谋及其对现代性的建构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言 | 第8-16页 |
一、时代的主题和现实基础——论题与意义 | 第8-10页 |
二、迷雾中的黑箱——论题的处境和困难 | 第10-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3-16页 |
第一章 范畴的辨析与厘定 | 第16-58页 |
第一节 技术 | 第16-27页 |
一、关于技术的诸种观念 | 第16-19页 |
二、马克思的技术思想 | 第19-22页 |
三、技术的几个层面 | 第22-27页 |
第二节 资本 | 第27-39页 |
一、关于资本的诸种观念 | 第27-30页 |
二、马克思的资本思想 | 第30-36页 |
三、资本的几个层面 | 第36-39页 |
第三节 现代性 | 第39-48页 |
一、关于现代性的各种思潮与多种维度 | 第39-44页 |
二、一元多维的现代性 | 第44-46页 |
三、技术与资本的共谋:现代性的现实基础 | 第46-48页 |
第四节 共谋:技术与资本的复杂勾连 | 第48-58页 |
一、技术社会 | 第48-50页 |
二、资本社会 | 第50-51页 |
三、技术与资本共谋的复杂性 | 第51-58页 |
第二章 技术与资本的特征相似与逻辑共契 | 第58-88页 |
第一节 合理化:技术与资本的基本特征 | 第58-71页 |
一、技术的合理化 | 第58-63页 |
二、资本的合理化 | 第63-68页 |
三、技术与资本合理化的内在勾连 | 第68-71页 |
第二节 座架:技术与资本共谋的现代性意蕴 | 第71-88页 |
一、座架:技术与资本共谋之展现 | 第72-73页 |
二、工业:现代技术的本质所在 | 第73-75页 |
三、进步强制 | 第75-80页 |
四、资源化—控制—量化 | 第80-84页 |
五、座架的坚固性 | 第84-88页 |
第三章 技术与资本的多维互动 | 第88-118页 |
第一节 技术促进资本的扩张 | 第88-94页 |
一、技术使资本的统治得以建立 | 第88-89页 |
二、为现代资本解除束缚,促进资本的合理化 | 第89页 |
三、开辟新的市场,开发新的增殖领域 | 第89-90页 |
四、增强资本的适应力和生命力 | 第90-91页 |
五、技术成为资本的统治力量和模式 | 第91-94页 |
第二节 资本促进技术的发展 | 第94-99页 |
一、技术的历史分期 | 第94-95页 |
二、资本推动技术进步的必要性与制度化 | 第95-96页 |
三、资本是技术需求的挖掘机 | 第96-97页 |
四、资本促进技术的保持与传播 | 第97-98页 |
五、工业实验室与专利制度 | 第98-99页 |
第三节 技术创新:技术与资本共谋的核心机制 | 第99-105页 |
一、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 | 第99-101页 |
二、创新的现代性本质及其意义 | 第101-105页 |
第四节 技术与资本共谋的内在限制 | 第105-109页 |
一、资本的内在限制 | 第105-106页 |
二、技术的内在限制 | 第106-107页 |
三、技术与资本的内在差异与共谋的内在限制 | 第107-109页 |
第五节 技术与资本共谋的外在边界 | 第109-118页 |
一、现代性充满着内在矛盾 | 第110-111页 |
二、技术与资本的共谋带来了全面的异化 | 第111-112页 |
三、有限与无限的悖论 | 第112-118页 |
第四章 技术与资本的共谋对现代性的建构 | 第118-148页 |
第一节 技术与资本的共谋:现代形而上学的现实基础 | 第118-129页 |
一、技术和资本是现代形而上学的现实基础 | 第118-124页 |
二、现代性的基本框架 | 第124-126页 |
三、现代社会的内在悖谬 | 第126-128页 |
四、关于现代性一元多模式的思考 | 第128-129页 |
第二节 技术与资本的共谋对现代世界体系的塑造 | 第129-135页 |
一、世界体系理论 | 第130-132页 |
二、世界体系的再生产机制 | 第132-133页 |
三、世界体系的新变化 | 第133-135页 |
第三节 技术与资本的共谋对风险社会的塑造 | 第135-140页 |
第四节 现代性的深化与异化 | 第140-148页 |
一、现代性的深化 | 第140-144页 |
二、现代性的异化:过度合理化与合理化之不足 | 第144-148页 |
结语 | 第148-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0页 |
后记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