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公司内部创业机制探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的结果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概念 | 第14-27页 |
2.1 创业的理论 | 第14-15页 |
2.1.1 创业的内涵 | 第14-15页 |
2.1.2 创业的主要类型 | 第15页 |
2.2 内部创业理论 | 第15-27页 |
2.2.1 内部创业的概念 | 第16-19页 |
2.2.2 内部创业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2.2.3 内部创业的特点 | 第21-23页 |
2.2.4 内部创业者特质需求 | 第23-24页 |
2.2.5 内部创业制度的建立对企业的意义 | 第24-27页 |
第3章 内部创业的案例研究 | 第27-35页 |
3.1 内部创业的形式 | 第27-29页 |
3.2 海尔的案例 | 第29-30页 |
3.3 华为的案例 | 第30-31页 |
3.4 联想的案例 | 第31-35页 |
3.4.1 联想的成功案例 | 第32-33页 |
3.4.2 联想的失败案例 | 第33-34页 |
3.4.3 联想的其他尝试 | 第34-35页 |
第4章 联宝的内部创业环境 | 第35-47页 |
4.1 联宝简介 | 第35-36页 |
4.2 联宝面临的现实问题 | 第36-40页 |
4.3 联宝公司的转型方向及策略 | 第40-42页 |
4.4 联宝公司内部创业的成熟条件 | 第42-44页 |
4.5 联宝公司内部创业的不成熟条件 | 第44-47页 |
第5章 联宝公司内部创业机制的建立 | 第47-52页 |
5.1 联宝内部创业机制的内容 | 第47-51页 |
5.1.1 项目的筛选 | 第48-49页 |
5.1.2 人员的筛选 | 第49页 |
5.1.3 人员的培训及教育 | 第49页 |
5.1.4 资金投入的方案 | 第49-50页 |
5.1.5 孵化模式 | 第50页 |
5.1.6 评价体系及考核体系 | 第50-51页 |
5.2 退出机制及员工安全垫 | 第51-52页 |
5.2.1 退出机制 | 第51页 |
5.2.2 安全垫的设计 | 第51-52页 |
第6章 联宝公司内部创业机制的论证及评价 | 第52-55页 |
6.1 与公司战略的匹配程度 | 第52页 |
6.2 与公司人才战略的适应性 | 第52页 |
6.3 关键人员的第三方评价 | 第52-55页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7.2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