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第一章 从新历史小说到“说话”系列小说 | 第18-26页 |
第一节 先锋意识与读者意识的博弈 | 第18-21页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和传媒的发展 | 第21-23页 |
第三节 作家对个体需求认知的转变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普通人精神困境的独特呈现 | 第26-38页 |
第一节 言说困境与精神孤独 | 第26-33页 |
第二节 无法逃离的荒诞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存在的虚无与精神的虚空 | 第35-38页 |
第三章 直逼生活真相的叙事 | 第38-51页 |
第一节 偶然中的必然叙事 | 第39-43页 |
第二节 隐匿时间的空间化叙事 | 第43-46页 |
第三节 同一性与差异性的重复叙事 | 第46-51页 |
第四章 复现生活本相的语言 | 第51-66页 |
第一节 生活化的“闲话风” | 第51-56页 |
第二节 寓悲于喜的“河南式”幽默 | 第56-60页 |
第三节 “拧巴”的语言 | 第60-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