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1.1.1 现代化及科技革命发展历程回顾 | 第11-12页 |
1.1.2 中国现代化及科技发展历程回顾 | 第12-13页 |
1.1.3 中国“制造2025”以及德国“工业4.0”战略概述 | 第13-14页 |
1.1.4 中美“科技新冷战”背景概述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1.2.1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1.2.2 本课题拟突破的主要问题以及观点: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3.1 框架理论的发展与运用 | 第17-18页 |
1.3.2 关于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的对比研究 | 第18-20页 |
1.3.3 关于美国媒体对中国科技形象的报道研究 | 第20-22页 |
2.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2.1 研究问题 | 第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3 抽样方法 | 第23-24页 |
3.美国媒体对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报道的统计分析 | 第24-34页 |
3.1 美国媒体对两大工业战略的报道数量分析 | 第24-26页 |
3.2 美国媒体对两大工业战略报道的主题分布状况分析 | 第26-30页 |
3.2.1 中国“制造2025”相关新闻报道的主题分布状况 | 第26-28页 |
3.2.2 德国“工业4.0”相关新闻报道的主题分布状况 | 第28-30页 |
3.3 美国媒体对两大工业战略报道的报道类型及篇幅分析 | 第30-34页 |
3.3.1 美国媒体对两大工业战略报道的报道类型分析 | 第30-31页 |
3.3.2 美国媒体对两大工业战略报道的报道篇幅分析 | 第31-34页 |
4.美国媒体对两大工业战略报道的框架倾向性分析 | 第34-43页 |
4.1 态度框架分析 | 第35-36页 |
4.2 消息源分析 | 第36-38页 |
4.3 内容框架分析 | 第38-43页 |
4.3.1 美国媒体对中国“制造2025”报道的内容框架分析 | 第38-41页 |
4.3.2 美国媒体对德国“工业4.0”报道的内容框架分析 | 第41-43页 |
5.结论 | 第43-48页 |
5.1 新闻议题设置差异 | 第43页 |
5.2 新闻报道框架差异 | 第43-44页 |
5.3 对于中国应对“科技新冷战”提出的建议 | 第44-48页 |
5.3.1 要在“工业4.0”时代牢牢把握机遇 | 第45-46页 |
5.3.2 调整产业政策,树立中国科技形象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