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遗传学论文

膨大弯颈霉基因组进化及交配型基因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第12-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线粒体第15-18页
        1.1.1 线粒体概述第15-16页
        1.1.2 线粒体基因组概述第16-17页
        1.1.3 真菌线粒体基因组组成与特征第17页
        1.1.4 真菌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2 膨大弯颈霉概述第18-19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1.4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膨大弯颈霉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数据分析第21-35页
    2.1 前言第21页
    2.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第21-22页
        2.2.1 实验材料第21页
        2.2.2 实验仪器第21页
        2.2.3 实验试剂第21-22页
    2.3 实验方法第22-25页
        2.3.1 菌株培养第22页
        2.3.2 DNA的提取第22页
        2.3.3 引物设计第22-24页
        2.3.4 DNA片段的扩增第24页
        2.3.5 转录组测序第24-25页
        2.3.6 线粒体与细胞核间基因转移验证第25页
        2.3.7 数据分析第25页
    2.4 结果分析第25-33页
        2.4.1 膨大弯颈霉线粒体基因组概述第25-27页
        2.4.2 线粒体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碱基组成第27-28页
        2.4.3 PCG氨基酸使用分析第28页
        2.4.4 膨大弯颈霉线粒体基因组的重复元件第28-29页
        2.4.5 膨大弯颈霉线粒体基因转录分析第29-30页
        2.4.6 膨大弯颈霉线粒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的共有片段第30-31页
        2.4.7 系统发育分析第31-33页
    2.5 小结与讨论第33-35页
第三章 膨大弯颈霉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第35-43页
    3.1 前言第35页
    3.2 实验方法第35-36页
        3.2.1 菌株培养第35页
        3.2.2 原始数据处理第35页
        3.2.3 可用数据分析第35-36页
    3.3 实验结果第36-41页
        3.3.1 膨大弯颈霉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第36-37页
        3.3.2 膨大弯颈霉核基因组比较分析第37-41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41-43页
第四章 膨大弯颈霉交配型的检测与分析第43-49页
    4.1 前言第43页
    4.2 实验材料第43-44页
    4.3 实验方法第44页
        4.3.1 菌株培养第44页
        4.3.2 基因组DNA提取第44页
        4.3.3 引物设计第44页
        4.3.4 交配型基因检测第44页
    4.4 实验结果第44-47页
        4.4.1 单子囊孢子菌株培养第44-45页
        4.4.2 菌株交配型检测结果第45页
        4.4.3 交配型基因测序结果分析第45-47页
    4.5 小结与讨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硏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形拟杆菌α-L-鼠李糖苷酶资源挖掘及其结构分析
下一篇:噪声影响下的EPR导引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