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基于六甲基螺二氢茚骨架的新型手性亚磷酸酯-烯和亚磷酰胺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手性单磷配体的研究进展第16-74页
    1.1 前言第16-19页
    1.2 轴手性骨架单磷配体第19-30页
        1.2.1 轴手性骨架单膦配体第19-21页
        1.2.2 轴手性骨架亚磷酰胺类配体第21-29页
        1.2.3 轴手性骨架亚磷酸酯类配体第29-30页
    1.3 Taddol骨架单磷配体第30-34页
    1.4 平面手性骨架单磷配体第34-36页
    1.5 螺环骨架单磷配体第36-45页
    1.6 其它类型的单磷配体第45-46页
    1.7 基于手性单磷配体的新发展第46-58页
        1.7.1 膦-烯烃配体第46-53页
        1.7.2 亚膦/磷酰胺-烯烃配体第53-57页
        1.7.3 亚膦/磷酸酯-烯烃配体第57-58页
    1.8 立题思想第58-59页
    1.9 参考文献第59-74页
第二章 基于六甲基螺二氢茚骨架的新型手性亚磷酸酯和亚磷酰胺配体的合成第74-110页
    2.1 六甲基-1,1'-螺二氢茚-6,6'-二酚消旋体的合成与拆分第74-80页
        2.1.1 六甲基-1,1'-螺二氢茚-6,6'-二酚消旋体的合成第74-76页
        2.1.2 六甲基-1,1'-螺二氢茚-6,6'-二酚消旋体的拆分第76-77页
        2.1.3 2.5a和2.5b的单晶培养及构型确定第77-80页
    2.2 手性六甲基-1,1'-螺二氢茚-7,7'-二酚的合成第80-84页
        2.2.1 手性六甲基-1,1'-螺二氢茚-7,7'-二酚的合成路线设计第80-83页
        2.2.2 手性六甲基-1,1'-螺二氢茚-7,7'-二酚的合成第83-84页
    2.3 新型手性六甲基螺环亚磷酸酯配体的合成第84-86页
    2.4 新型手性六甲基螺环亚磷酰胺配体的合成第86-87页
    2.5 实验部分第87-105页
        2.5.1 六甲基-1,1'-螺二氢茚-6,6'-二酚消旋体的合成及拆分第88-92页
        2.5.2 手性六甲基-1,1'-螺二氢茚-7,7'-二酚的合成第92-97页
        2.5.3 手性六甲基螺环亚磷酸酯配体的合成第97-103页
        2.5.4 手性六甲基螺环亚磷酰胺配体的合成第103-105页
    2.6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2.7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第三章 新型手性六甲基螺环亚磷酸酯-烯烃配体在铑催化的芳基硼酸对醛亚胺的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第110-144页
    3.1 研究背景第110-113页
        3.1.1 铑与单磷配体催化不对称反应第110-111页
        3.1.2 铑与双烯配体催化不对称反应第111-112页
        3.1.3 铑与磷烯配体催化不对称反应第112-113页
    3.2 新型手性亚磷酸酯-烯烃配体在铑催化的不对称硼酸芳基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第113-120页
        3.2.1 反应条件优化第113-118页
        3.2.2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118-120页
    3.3 手性控制机制探讨第120-127页
        3.3.1 铑-磷烯配体络合物的考察第120-124页
        3.3.2 计算化学对手性控制机制的考察第124-127页
    3.4 实验部分第127-138页
        3.4.1 原料试剂及测试仪器第127页
        3.4.2 对甲苯磺酰亚胺底物的合成第127-131页
        3.4.3 消旋体的制备第131页
        3.4.4 不对称反应的一般操作及产物结构表征第131-138页
    3.5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3.6 参考文献第139-144页
第四章 新型手性六甲基螺环亚磷酸酯-烯烃配体在铑催化的有机硼试剂对环状亚胺的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第144-170页
    4.1 研究背景第144-148页
        4.1.1 钯催化不对称反应第144-145页
        4.1.2 镍催化不对称反应第145-146页
        4.1.3 钴催化不对称反应第146-147页
        4.1.4 铑催化不对称反应第147-148页
    4.2 新型手性亚磷酸酯-烯烃配体在铑催化的不对称有机硼试剂加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第148-154页
        4.2.1 反应条件优化第148-152页
        4.2.2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152-154页
    4.3 实验部分第154-167页
        4.3.1 原料试剂及测试仪器第154页
        4.3.2 环状亚胺底物的合成第154-156页
        4.3.3 消旋体的制备第156-157页
        4.3.4 不对称反应的一般操作及产物结构表征第157-167页
    4.4 本章小结第167-168页
    4.5 参考文献第168-170页
第五章 新型手性六甲基螺环亚磷酰胺配体在钯催化的不对称烯烃胺化反应中的应用第170-190页
    5.1 研究背景第170-173页
        5.1.1 钯催化不对称反应第170-173页
    5.2 新型手性亚磷酰胺配体在钯催化的不对称烯烃碳胺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第173-175页
        5.2.1 反应条件优化第173页
        5.2.2 底物普适性研究第173-175页
    5.3 实验部分第175-187页
        5.3.1 原料试剂及测试仪器第175-176页
        5.3.2 脲底物的合成第176-177页
        5.3.3 消旋体的制备第177-178页
        5.3.4 不对称反应的一般操作及产物结构表征第178-187页
    5.4 本章小结第187页
    5.5 参考文献第187-19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90-194页
化合物一览表第194-200页
附图第200-340页
作者简历第340页

论文共3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高管婚变的经济后果研究
下一篇:资本市场开放与掏空行为--基于沪港通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