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烟草产业政府管制改革研究--基于专卖的视角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1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4-20页
        1.1.1 政府管制的运行严重制约烟草产业健康发展第15-16页
        1.1.2 烟草产业国际化趋势对行业管制改革的迫切需求第16-19页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第19-20页
    1.2 研究综述第20-24页
        1.2.1 关于政府管制问题的研究第20-21页
        1.2.2 关于烟草专卖制度的研究第21-23页
        1.2.3 评述第23-24页
    1.3 研究内容第24-28页
        1.3.1 政府管制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互动机理研究第24页
        1.3.2 专卖体制变革与产业竞争力相关性研究第24页
        1.3.3 专卖体制变革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措施研究第24-25页
        1.3.4 烟草产业定位第25-28页
    1.4 研究方法第28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28页
        1.4.2 跨学科研究法第28页
    1.5 论文结构第28-29页
    1.6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9-31页
        1.6.1 创新点第29-30页
        1.6.2 不足之处第30-31页
第二章 政府管制多学科理论基础第31-44页
    2.1 中国管制制度的初步分析第31页
    2.2 相关内涵界定第31-34页
        2.2.1 管制的内涵第31-32页
        2.2.2 关于专卖第32-33页
        2.2.3 专卖制度的性质和特点第33-34页
    2.3 理论视角及主要结论第34-44页
        2.3.1 社会利益论第34-35页
        2.3.2 管制俘获理论第35页
        2.3.3 经济管制论第35-36页
        2.3.4 放松管制理论第36-39页
        2.3.5 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第39-43页
        2.3.6 主要结论第43-44页
第三章 管制的特征与管制分析第44-58页
    3.1 管制的含义第44-46页
        3.1.1 管制的含义第44-45页
        3.1.2 管制的种类第45-46页
    3.2 管制的特征第46-54页
        3.2.1 管制的制度本质第47页
        3.2.2 管制的资源配置功能第47-48页
        3.2.3 管制的博弈特征第48-49页
        3.2.4 管制的契约特征第49-51页
        3.2.5 管制方法的可替代性与管制的效率特征第51页
        3.2.6 管制的公共行政特征第51页
        3.2.7 管制活动过程第51-52页
        3.2.8 管制立法第52-53页
        3.2.9 管制执行第53-54页
    3.3 管制分析第54-58页
        3.3.1 管制分析框架第54-55页
        3.3.2 管制分析的主要内容第55-57页
        3.3.3 管制分析的主要环节第57页
        3.3.4 管制分析的基本特征第57-58页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第58-94页
    4.1 政府管制与市场互动模型分析第58-61页
    4.2 管制的作用机理第61-63页
    4.3 管制的制度协同特征第63-65页
    4.4 管制风险及其规避第65-68页
    4.5 管制治理结构第68-82页
        4.5.1 管制治理结构的概念与模式第68-72页
        4.5.2 三种模式的比较第72-73页
        4.5.3 管制目标、企业产权结构与管制治理结构第73-76页
        4.5.4 管制治理工具第76页
        4.5.5 管制过程程序及其公平性第76-77页
        4.5.6 管制过程的透明机制第77-79页
        4.5.7 管制过程程序模型与规范方法第79-82页
    4.6 政府管制与激励第82-94页
        4.6.1 契约治理结构与管制激励第83-84页
        4.6.2 管制政策激励手段及其基本特征第84-94页
第五章 专卖制度的实践:中国烟草产业发展现状第94-107页
    5.1 管制及其烟草专卖制度施行概况第94-96页
    5.2 烟草专卖制度影响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第96-100页
        5.2.1 烟草专卖制度的运行第97-98页
        5.2.2 烟草财税体制的变动与调整第98-99页
        5.2.3 对目前烟草行业工商分离改革的再审视第99页
        5.2.4 专卖制度折射出重效率轻公平的价值倾向第99-100页
    5.3 烟草行业改革现状第100-102页
        5.3.1 企业品牌与市场集中度第100页
        5.3.2 市场统一性与效益水平第100-101页
        5.3.3 大企业品牌与产业竞争力第101页
        5.3.4 中国烟草行业改革的基本经验总结第101-102页
    5.4 烟草产业政府管制存在的问题第102-107页
        5.4.1 政企合一第103页
        5.4.2 计划管理第103-104页
        5.4.3 财税体制第104-106页
        5.4.4 小结第106-107页
第六章 启示与借鉴:烟草管制与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第107-121页
    6.1 日本:国家完全专卖的逐步演进第107-109页
        6.1.1 初期的改革第107-108页
        6.1.2 日本烟草产业管理体制变革后的效果第108-109页
        6.1.3 经验借鉴—市场体系的完善第109页
    6.2 美国:市场主导模式的高效运转第109-113页
        6.2.1 市场主导模式的改革历程第110页
        6.2.2 市场主导模式的运行机理第110-111页
        6.2.3 经验借鉴—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第111页
        6.2.4 美国烟草管制改革对中国的启示第111-113页
    6.3 完全市场化模式第113-114页
    6.4 世界烟草专卖制度的演变第114-115页
        6.4.1 自我变革第115页
        6.4.2 被迫变革第115页
    6.5 全球烟草产业最新格局与动态第115-118页
        6.5.1 各国控烟及其趋势第115-116页
        6.5.2 税收提升引发涨价高潮第116-117页
        6.5.3 应对之策—创新思维谋求发展第117-118页
    6.6 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第118-121页
        6.6.1 运用税收调节和价格管制,整个烟草行业将走向垄断竞争第118-119页
        6.6.2 设定准入门槛和控制关键环节,整个烟草行业将走向寡头第119-120页
        6.6.3 行政专营和总量限制,整个烟草行业将走向垄断或竞争第120-121页
第七章 中国政府管制的两大趋势及其政策思路第121-137页
    7.1 中国放松经济性管制的趋势第121-124页
    7.2 中国放松经济性管制的政策思路第124-129页
        7.2.1 法律制度是政府管制的基本准则第124-125页
        7.2.2 政企分离是规范政府管制的前提第125-126页
        7.2.3 有效竞争是政府管制的政策取向第126-128页
        7.2.4 经济原理是政府制定管制价格的基础第128-129页
    7.3 中国加强社会性管制的趋势第129-133页
        7.3.1 中国加强对环境污染管制的趋势第129-132页
        7.3.2 中国加强对产品质量管制的趋势第132-133页
    7.4 中国加强社会性管制的政策思路第133-137页
        7.4.1 社会性管制的法律体系,增强法律的有效性第133-134页
        7.4.2 设立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性管制机构,提高执法效果第134-135页
        7.4.3 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第135-137页
第八章 中国烟草产业政府管制改革:思路与路径选择第137-148页
    8.1 改革的总体思路第137-148页
        8.1.1 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第137-138页
        8.1.2 中国烟草行业规制改进思路第138-141页
        8.1.3 中国烟草行业规制改进路径第141-145页
        8.1.4 中国烟草产业竞争力发展的未来趋势第145-148页
第九章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第148-167页
    9.1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自身缺陷决定改革目标:“去专卖化”第148-150页
        9.1.1 政企合一的管理架构第148-149页
        9.1.2 省级为主的管理层次第149页
        9.1.3 远离市场的计划管理第149页
        9.1.4 行政垄断的激励机制第149-150页
    9.2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第150-152页
        9.2.1 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第150-151页
        9.2.2 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第151页
        9.2.3 重视消费者利益的价值取向第151-152页
        9.2.4 我国烟草立法价值取向的完善第152页
    9.3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渐进式改革第152-154页
        9.3.1 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第152-153页
        9.3.2 渐进式改革中的变迁成本第153页
        9.3.3 激进式改革的变迁成本第153页
        9.3.4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改革的变迁成本第153-154页
    9.4 未来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改革蓝图第154-162页
        9.4.1 政企分开第154-157页
        9.4.2 财税改革第157-158页
        9.4.3 构建先进企业文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158-162页
    9.5 修订《烟草专卖法》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意见第162-167页
        9.5.1 《烟草专卖法》及相关法律立法原则的建议第162-163页
        9.5.2 《烟草专卖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修改建议第163-164页
        9.5.3 行政垄断要不要管——《反垄断法》对烟草行业的适用问题探讨第164-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转让研究
下一篇: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之衔接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