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电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非接触式旋转电火花加工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9-21页
    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2 微细电火花加工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微细电火花加工电源第10-11页
        1.2.2 微细电火花电极制作第11-12页
        1.2.3 微细电火花加工非电参数第12-14页
    1.3 非接触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非接触无线电能传输方式的分类第14-15页
        1.3.2 非接触无线电能传输的应用第15-17页
    1.4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7-19页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电火花加工系统硬件部分设计及选型第21-36页
    2.1 机械运动平台设计第21-30页
        2.1.1 大理石平台基座第22页
        2.1.2 直线导轨选型第22-26页
        2.1.3 滚珠丝杠和伺服电机选型第26-29页
        2.1.4 电主轴和变频器第29-30页
    2.2 运动控制系统第30-33页
        2.2.1 运动控制系统结构第30-31页
        2.2.2 Clipper运动控制卡第31-32页
        2.2.3 DTC-8B-Ver03转接板卡和DTC-32OUT转接板卡第32页
        2.2.4 MSA 770.51-0N直线光栅尺第32-33页
    2.3 辅助系统第33-36页
        2.3.1 电主轴冷却与夹持第33-34页
        2.3.2 工作液循环系统第34-35页
        2.3.3 工作槽和工件夹持装置第35-36页
3 电火花加工系统静动态特性分析第36-51页
    3.1 总体结构布局对刚度的影响第36-38页
    3.2 电主轴支架对刚度的影响第38-40页
    3.3 结合面对刚度的影响第40-51页
        3.3.1 传动结构动力学模型第41-47页
        3.3.2 螺栓连接的固定结合部模型第47-51页
4 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的研究第51-67页
    4.1 非接触松耦合式变压器的选型第51-54页
        4.1.1 非接触松耦合式变压器磁芯结构第51-52页
        4.1.2 线圈绕组线型和匝数比第52-53页
        4.1.3 线圈绕组布置方式和间隙的影响第53-54页
    4.2 非接触变压器等效模型第54-58页
        4.2.1 磁阻等效模型第55-56页
        4.2.2 互感等效模型第56-58页
    4.3 非接触电能传输电路补偿第58-62页
    4.4 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的仿真与实验第62-67页
        4.4.1 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的仿真第62-65页
        4.4.2 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的实验测试第65-67页
5 实验验证第67-69页
    5.1 固定与安装第67-68页
        5.1.1 初级侧固定支架第67页
        5.1.2 电极夹持与次级侧固定第67-68页
    5.2 电火花放电实验第68-69页
6 结论第69-71页
    6.1 全文总结第69页
    6.2 论文的创新点第69-70页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70-71页
7 展望第71-72页
8 参考文献第72-78页
9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钛酸钡和钛酸钙陶瓷闪烧研究
下一篇:原料和受主掺杂对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制备和电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