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21页 |
1.1 我国农业秸秆利用现状 | 第10-12页 |
1.1.1 秸秆肥料化利用 | 第10页 |
1.1.2 秸秆饲料化利用 | 第10-11页 |
1.1.3 秸秆基料化利用 | 第11页 |
1.1.4 秸秆能源化利用 | 第11-12页 |
1.1.5 秸秆的工业化利用 | 第12页 |
1.2 水热预处理 | 第12-15页 |
1.2.1 水热预处理对半纤维素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2 水热预处理对纤维素的影响 | 第13页 |
1.2.3 水热预处理对木素的影响 | 第13-15页 |
1.3 玉米秸秆 | 第15-17页 |
1.3.1 玉米秸秆结构 | 第15-16页 |
1.3.2 玉米秸秆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纸浆细小组份 | 第17-19页 |
1.4.1 细小组份的组成 | 第17-18页 |
1.4.2 细小组份对纸页性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1.5 废纸浆使用现状 | 第19页 |
1.6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1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21页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2.2.1 秸秆原料水分含量及化学成分分析 | 第22-23页 |
2.2.2 水热预处理方法 | 第23页 |
2.2.3 磨浆处理 | 第23页 |
2.2.4 消潜处理 | 第23页 |
2.2.5 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分离 | 第23页 |
2.2.6 浆料的筛分 | 第23-24页 |
2.2.7 细小组份机械处理 | 第24页 |
2.2.8 OCC废纸浆的制备 | 第24页 |
2.2.9 纸页抄造 | 第24页 |
2.2.10 纸页性能检测 | 第24页 |
2.3 测试方法 | 第24-26页 |
2.3.1 纤维和细小组份形态及大小分布分析 | 第24页 |
2.3.2 光学纤维镜观察 | 第24-25页 |
2.3.3 扫描电镜观察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6-59页 |
3.1 水热预处理过程中影响纸浆性能因素的研究 | 第26-36页 |
3.1.1 预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26-28页 |
3.1.2 保温时间的影响 | 第28-31页 |
3.1.3 磨浆间隙的影响 | 第31-33页 |
3.1.4 消潜的影响 | 第33-35页 |
3.1.5 小结 | 第35-36页 |
3.2 玉米秸秆不同部位水热预处理效果的研究 | 第36-46页 |
3.2.1 玉米秸秆不同部位质量占比及化学成分分析 | 第36-37页 |
3.2.2 水热预处理对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纤维形态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3 水热预处理对玉米秸秆不同部位造纸性能的影响 | 第38-42页 |
3.2.4 水热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形态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42-45页 |
3.2.5 小结 | 第45-46页 |
3.3 玉米秸秆高得率浆与OCC废纸浆配抄的研究 | 第46-49页 |
3.3.1 玉米秸秆高得率浆含量对打浆度的影响 | 第46页 |
3.3.2 玉米秸秆高得率浆含量对纸页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3 小结 | 第48-49页 |
3.4 细小组份对玉米秸秆高得率浆性能的影响 | 第49-53页 |
3.4.1 玉米秸秆高得率浆及筛分形态 | 第49页 |
3.4.2 细小组份形态观测及粒径分布 | 第49-51页 |
3.4.3 细小组份含量对玉米秸秆高得率浆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3.4.4 小结 | 第52-53页 |
3.5 细小组份添加对OCC废纸浆性能的影响 | 第53-59页 |
3.5.1 细化之后细小组份形态观测及粒径分布 | 第53-54页 |
3.5.2 细小组份添加对OCC废纸浆性能的影响 | 第54-58页 |
3.5.3 小结 | 第58-59页 |
4 结论 | 第59-61页 |
4.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60-61页 |
5 展望 | 第61-62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7 论文发表情况 | 第68-69页 |
8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