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28页 |
1.1 造纸工业的发展 | 第9-10页 |
1.2 高得率浆的发展与应用 | 第10-15页 |
1.2.1 高得率浆的定义 | 第10-11页 |
1.2.2 高得率浆在我国的发展 | 第11页 |
1.2.3 高得率浆的特性 | 第11-12页 |
1.2.4 高得率浆的应用 | 第12-15页 |
1.3 纤维电荷 | 第15-16页 |
1.4 高得率浆吸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16-17页 |
1.4.1 高得率浆纤维特性 | 第16页 |
1.4.2 吸附动力学原理 | 第16-17页 |
1.4.3 HYP纤维吸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过程 | 第17页 |
1.5 造纸助剂的发展 | 第17-18页 |
1.6 传统改善高得率浆性能的方法 | 第18-23页 |
1.6.1 纸张结合性能的评价 | 第18-19页 |
1.6.2 纸页的光学性能的评价 | 第19-20页 |
1.6.3 机械法改善纤维间结合力 | 第20-21页 |
1.6.4 化学法改善纤维间的结合性能 | 第21-23页 |
1.7 细小纤维概述 | 第23-27页 |
1.7.1 细小纤维的定义及分类 | 第23页 |
1.7.2 不同纸浆中细小组分的异同 | 第23-24页 |
1.7.3 细小纤维的形态及电荷分析 | 第24-25页 |
1.7.4 细小纤维的留着 | 第25-26页 |
1.7.5 细小纤维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 第26页 |
1.7.6 细小纤维对纸张其他性能的影响 | 第26-27页 |
1.8 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1.8.1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1.8.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8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2.2.1 实验流程图 | 第29页 |
2.2.2 功能化细小纤维的制备及相关检测 | 第29-31页 |
2.2.3 手抄片制备 | 第31页 |
2.2.4 纸页物理性能的测定 | 第31-3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9页 |
3.1 不同级分高得率浆的纤维性质分析 | 第33-36页 |
3.1.1 不同级分纤维形态特征分析 | 第33页 |
3.1.2 不同级分高得率浆纤维的电荷特性 | 第33-34页 |
3.1.3 不同级分高得率浆手抄片物理性能 | 第34-36页 |
3.2 不同细小纤维对高得率浆纸页增强效果对比 | 第36-39页 |
3.3 功能化细小纤维 | 第39-40页 |
3.3.1 细小纤维功能化处理 | 第39页 |
3.3.2 功能化细小纤维的形态特征 | 第39-40页 |
3.4 功能化细小纤维对高得率浆结合性能的影响 | 第40-47页 |
3.4.1 功能化细小纤维留着分析 | 第40页 |
3.4.2 成纸物理性能分析 | 第40-45页 |
3.4.3 协同作用分析 | 第45-47页 |
3.5 化学浆细小纤维与高得率浆细小纤维复配助剂对比 | 第47-49页 |
4 结论 | 第49-52页 |
4.1 全文总结 | 第49-50页 |
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50页 |
4.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50-52页 |
5 展望 | 第52-53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 | 第60-61页 |
8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