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水生生物学论文--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论文

基于Ecopath模型的典型半封闭海湾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基于EcopathwithEcosim模型的海洋生态系统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基于Ecopath模型的胶州湾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分析第16-2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2.1.1 研究区域概况第16页
        2.1.2 调查方法第16-17页
        2.1.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1.4 功能组划分第18-19页
        2.1.5 功能组参数来源第19-20页
        2.1.6 营养级概念与系统参数指标第2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0-25页
        2.2.1 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分布第20-22页
        2.2.2 营养级的能量转化效率第22-23页
        2.2.3 功能组间的相互关系第23-24页
        2.2.4 生态系统总体特征第24-25页
    2.3 讨论第25-29页
        2.3.1 胶州湾生态系统模型质量评价与敏感性分析第25-26页
        2.3.2 胶州湾生态系统营养级结构和能量转化效率第26-27页
        2.3.3 胶州湾生态系统发育特征第27-29页
第三章 基于Ecopath模型的胶州湾生态系统比较研究第29-3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3.1.1 研究区域概况第29页
        3.1.2 研究方法第29页
        3.1.3 数据来源第29-30页
    3.2 结果第30-35页
        3.2.1 胶州湾生态系统结构和能流分布比较第30-32页
        3.2.2 胶州湾各营养级能量转化效率比较第32页
        3.2.3 胶州湾生态系统系统关键种对比分析第32-34页
        3.2.4 胶州湾生态系统总特征比较第34-35页
    3.3 讨论第35-38页
第四章 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比较研究第38-4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8-41页
        4.1.1 研究区域概况第38-39页
        4.1.2 研究方法第39页
        4.1.3 功能组划分第39-40页
        4.1.4 数据来源第40-41页
    4.2 结果第41-45页
        4.2.1 大亚湾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比较第41-43页
        4.2.2 大亚湾生态系统营养级转化效率比较第43-44页
        4.2.3 大亚湾生态系统总特征比较第44-45页
    4.3 讨论第45-4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7-50页
参考文献第50-57页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篱对石灰土坡耕地磷素流失的阻控效果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数量性状下考虑家系信息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