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6页 |
1.1 试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2 GATA转录因子的阐述 | 第11-14页 |
1.2.1 GATA转录因子的简介 | 第11-12页 |
1.2.2 转录因子GATA的结构特征和锌指蛋白的分类 | 第12页 |
1.2.3 转录因子GATA在植物中的功能 | 第12-14页 |
1.3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9页 |
2.1 番茄GATA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预测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6页 |
2.1.1 试验方法 | 第16页 |
2.2 番茄GATA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分析 | 第16-19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6-17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17-19页 |
2.3 不同逆境下番茄GATA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19-20页 |
2.3.1 材料非生物胁迫处理 | 第19-20页 |
2.3.2 表达模式分析 | 第20页 |
2.4 利用VIGS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进行基因功能验证 | 第20-24页 |
2.4.1 沉默载体构建 | 第20-24页 |
2.5 番茄植株侵染 | 第24-25页 |
2.5.1 植物材料和前期菌液准备 | 第24页 |
2.5.2 侵染过程 | 第24-25页 |
2.6 基因沉默植株的观察与分析 | 第25页 |
2.6.1 沉默植株的表型观察 | 第25页 |
2.6.2 沉默植株的鉴定 | 第25页 |
2.6.3 沉默植株的表达分析 | 第25页 |
2.7 沉默番茄植株的干旱胁迫处理与分析 | 第25-26页 |
2.8 干旱胁迫下沉默番茄植株的表达分析 | 第26页 |
2.9 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6-27页 |
2.9.1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2.9.2 脯氨酸(PRO)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2.9.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第27页 |
2.10 相关内源激素的测定 | 第27-29页 |
2.10.1 试验药品及试验仪器 | 第27-28页 |
2.10.2 内源激素的提取 | 第28页 |
2.10.3 ABA标准工作液配置 | 第28页 |
2.10.4 色谱条件 | 第28页 |
2.10.5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52页 |
3.1 番茄GATA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预测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35页 |
3.1.1 番茄GATA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基本信息分析 | 第29-30页 |
3.1.2 番茄、拟南芥GATA基因家族进化树构建分析 | 第30-31页 |
3.1.3 番茄GATA基因保守域的鉴定和分析 | 第31-32页 |
3.1.4 番茄GATA蛋白家族的保守序列分析和基因结构分析 | 第32-34页 |
3.1.5 番茄GATA基因家族染色体定位分析 | 第34-35页 |
3.2 番茄GATA基因组织特异性分析 | 第35-37页 |
3.2.1 提取RNA和合成cDNA | 第35-36页 |
3.2.2 番茄GATA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 | 第36-37页 |
3.3 番茄GATA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分析 | 第37-40页 |
3.3.1 提取不同处理下番茄叶片RNA | 第37页 |
3.3.2 非生物胁迫下番茄GATA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 | 第37-40页 |
3.4 利用VIGS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进行基因功能验证 | 第40-52页 |
3.4.1 沉默载体构建 | 第40-45页 |
3.4.2 番茄植株侵染 | 第45-47页 |
3.4.3 沉默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的处理与分析 | 第47-48页 |
3.4.4 干旱胁迫下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48-50页 |
3.4.5 脱落酸(ABA)含量的测定 | 第50-52页 |
4 讨论 | 第52-55页 |
4.1 番茄GATA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52页 |
4.2 在非生物胁迫中番茄GATA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52-53页 |
4.3 SlGATA17基因功能验证分析 | 第53-55页 |
4.3.1 沉默植株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分析 | 第53页 |
4.3.2 沉默植株的内源激素ABA含量分析 | 第53-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