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多种能源作为冷热源空调系统的对比及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新能源发展现状第9-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13页
第2章 新能源应用方案实例第13-29页
    2.1 新能源简介第13-20页
        2.1.1 地源热泵系统介绍第13-14页
        2.1.2 地热梯级利用系统介绍第14-15页
        2.1.3 河水源系统介绍第15-20页
    2.2 新能源实例项目概况第20页
    2.3 可利用能源情况第20-22页
        2.3.1 能源分析第20-22页
        2.3.2 能源价格第22页
    2.4 对比方案设计第22-27页
        2.4.1 方案一:地热梯级利用+蓄能式地源、河水源热泵第22-23页
        2.4.2 方案二:燃气锅炉+冷水机组结合冷却塔第23-24页
        2.4.3 方案三:地热梯级利用+地源、河水源热泵第24-25页
        2.4.4 方案四:地热梯级利用+地源、河水源热泵+燃气锅炉调峰第25-26页
        2.4.5 方案五:地热梯级利用+蓄能式地源、河水源热泵+燃气锅炉调峰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对比方案详细配置及计算第29-67页
    3.1 方案一:地热梯级利用+蓄能式地源、河水源热泵第29-40页
        3.1.1 机房主要设备配置第29-31页
        3.1.2 系统配电容量第31-32页
        3.1.3 系统初投资估算第32-33页
        3.1.4 系统运行策略第33-38页
        3.1.5 系统运行费用第38-39页
        3.1.6 系统碳排放量第39-40页
    3.2 方案二:燃气锅炉+冷水机组结合冷却塔第40-43页
        3.2.1 机房主要设备配置第40-41页
        3.2.2 系统配电容量第41页
        3.2.3 系统初投资估算第41页
        3.2.4 系统运行费用第41-42页
        3.2.5 系统碳排放量第42-43页
    3.3 方案三:地热梯级利用+地源、河水源热泵第43-48页
        3.3.1 机房主要设备配置第43-45页
        3.3.2 系统配电容量第45-46页
        3.3.3 系统初投资估算第46-47页
        3.3.4 系统运行费用第47-48页
        3.3.5 系统碳排放量第48页
    3.4 方案四:地热梯级利用+地源、河水源热泵+燃气锅炉调峰第48-54页
        3.4.1 机房主要设备配置第48-51页
        3.4.2 系统配电容量第51-52页
        3.4.3 系统初投资估算第52页
        3.4.4 系统运行费用第52-53页
        3.4.5 系统碳排放量第53-54页
    3.5 方案五:地热梯级利用+蓄能式地源、河水源热泵+燃气锅炉调峰第54-66页
        3.5.1 机房主要设备配置第54-57页
        3.5.2 系统配电容量第57-58页
        3.5.3 系统初投资估算第58页
        3.5.4 系统运行策略第58-65页
        3.5.5 系统运行费用第65-66页
        3.5.6 系统碳排放量第66页
    3.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能源方案对比分析第67-73页
    4.1 设计方案投资及运行费用等汇总分析第67-68页
    4.2 能源利用优势分析第68-69页
        4.2.1 浅层低温能第68页
        4.2.2 地热能资源第68页
        4.2.3 河水源利用第68-69页
    4.3 设计方案优势分析第69-71页
        4.3.1 系统大温差设计第69页
        4.3.2 蓄能系统设计第69-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结论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1页
个人简历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拼焊板组织性能与残余应力磁场调控工艺与机理
下一篇:基于路网性能评价的开放式居民小区规划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