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1 棉属分类 | 第12页 |
1.2 棉花纤维发育时期 | 第12-15页 |
1.2.1 纤维起始期 | 第13页 |
1.2.2 纤维伸长期 | 第13-14页 |
1.2.3 纤维次生壁加厚期 | 第14页 |
1.2.4 纤维脱水成熟期 | 第14-15页 |
1.3 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1 纤维起始期相关基因 | 第15-16页 |
1.3.2 纤维伸长期相关基因 | 第16-17页 |
1.3.3 纤维次生壁加厚期相关基因 | 第17页 |
1.3.4 纤维脱水成熟期相关基因 | 第17页 |
1.4 棉花基因组研究 | 第17-18页 |
1.5 棉花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5.1 棉花种间遗传图谱 | 第18-20页 |
1.5.2 陆地棉种内遗传图谱 | 第20-21页 |
1.6 棉花重要农艺性状定位进展 | 第21-26页 |
1.6.1 棉花纤维品质QTL初步定位 | 第21-23页 |
1.6.2 棉花重要农艺性状精细定位进展 | 第23-26页 |
第二章 陆地棉全基因组纤维品质QTL定位 | 第26-76页 |
2.1 引言 | 第26-28页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2.3 材料与方法 | 第30-36页 |
2.3.1 材料种植 | 第30页 |
2.3.2 基因组总DNA提取与纯化 | 第30-32页 |
2.3.3 SSR引物基因型分型 | 第32-34页 |
2.3.4 棉花CottonSNP80K芯片基因型分型 | 第34页 |
2.3.5 遗传图谱构建 | 第34-35页 |
2.3.6 纤维品质QTL初步定位 | 第35-36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36-70页 |
2.4.1 纤维品质性状分析 | 第36-41页 |
2.4.2 陆地棉种内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第41-61页 |
2.4.3 陆地棉全基因组纤维品质QTL初步定位 | 第61-68页 |
2.4.4 纤维品质QTL簇分析 | 第68-70页 |
2.5 讨论 | 第70-74页 |
2.5.1 陆地棉种内高密度遗传图谱 | 第70-71页 |
2.5.2 偏分离标记 | 第71页 |
2.5.3 陆地棉全基因组纤维品质QTL定位 | 第71-72页 |
2.5.4 环境稳定QTL和共同QTL | 第72-74页 |
2.6 结论 | 第74-76页 |
2.6.1 陆地棉种内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第74页 |
2.6.2 陆地棉全基因组纤维品质QTL初步定位 | 第74页 |
2.6.3 共同QTL和特异性QTL(簇) | 第74-76页 |
第三章 qFS15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鉴定 | 第76-102页 |
3.1 引言 | 第76-78页 |
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78-80页 |
3.3 材料与方法 | 第80-84页 |
3.3.1 材料种植 | 第80页 |
3.3.2 基因组总DNA提取 | 第80页 |
3.3.3 标记基因型检测 | 第80页 |
3.3.4 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 | 第80页 |
3.3.5 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 第80-81页 |
3.3.6 亲本表达谱测序 | 第81-82页 |
3.3.7 cDNA合成和荧光定量PCR | 第82-84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84-96页 |
3.4.1 纤维品质性状分析 | 第84-87页 |
3.4.2 第15染色体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第87-90页 |
3.4.3 第15染色体纤维品质QTL精细定位 | 第90-91页 |
3.4.4 候选基因鉴定 | 第91-96页 |
3.5 讨论 | 第96-100页 |
3.5.1 第15染色体精细定位群体 | 第96页 |
3.5.2 第15染色体纤维品质QTL簇 | 第96-97页 |
3.5.3 候选基因鉴定策略 | 第97-100页 |
3.6 结论 | 第100-102页 |
3.6.1 第15染色体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第100页 |
3.6.2 第15染色体纤维品质QTL精细定位 | 第100页 |
3.6.3 候选基因鉴定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8页 |
附录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发表论文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