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 政府债务成因 | 第10-11页 |
(二) 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 | 第11-12页 |
(三) 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 第12-14页 |
(四)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 第19-27页 |
一、地方政府债务基本概念及分类 | 第19-20页 |
(一) 地方政府债务基本概念 | 第19页 |
(二) 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 | 第19-20页 |
二、地方政府融资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三、信用风险评价方法 | 第21-27页 |
(一) 专家分析法 | 第21-22页 |
(二) 财务比率法 | 第22-23页 |
(三) 结构化模型法 | 第23-24页 |
(四) 统计规律模型法 | 第24页 |
(五) 模型的选择与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安徽省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一、安徽省政府债务层级分布 | 第27-28页 |
二、安徽省政府债务规模增速 | 第28-29页 |
三、安徽省各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 第29-31页 |
四、安徽省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第四章 KMV模型介绍 | 第33-39页 |
一、期权定价理论 | 第33-34页 |
二、KMV模型简介 | 第34-35页 |
三、KMV模型的改进 | 第35-36页 |
四、面板模型的选择与设定 | 第36-38页 |
五、数据选择与说明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安徽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 第39-53页 |
一、模型一: 基于政府债务规模和地方财政收入口径的风险评价 | 第39-44页 |
(一) 面板回归参数估计 | 第39-40页 |
(二) GDP和财政收入的预测 | 第40-41页 |
(三) KMV模型参数估计 | 第41-42页 |
(四) 政府债务规模Bt估计 | 第42-43页 |
(五) 地方债务的风险评价 | 第43-44页 |
二、模型二: 基于政府债务限额和地方财政收入口径的风险评价 | 第44-45页 |
(一) 政府债务限额Bt估计 | 第44页 |
(二) 地方债务限额的风险评价 | 第44-45页 |
三、模型三: 基于政府债务规模和财政总收入口径的风险评价 | 第45-49页 |
(一) 面板回归参数估计 | 第45-46页 |
(二) GDP和财政总收入的预测 | 第46-47页 |
(三) KMV模型参数估计 | 第47-48页 |
(四) 政府债务规模Bt估计 | 第48-49页 |
(五) 地方债务的风险评价 | 第49页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一) 模型一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二) 模型二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三) 模型三结果分析 | 第51页 |
(四) 三种模型结果对比 | 第51-53页 |
第六章 有效控制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一、控制好地方债务规模 | 第53-54页 |
二、用好债务存量 | 第54页 |
三、平衡区域经济发展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