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11页 |
Summary | 第11-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1.1.1 选题依据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第21-32页 |
1.2.1 金属冶炼活动的环境污染效应研究 | 第21-23页 |
1.2.2 尾矿及废渣的生态修复效应研究 | 第23-26页 |
1.2.3 植物修复对尾矿及废渣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特征的影响研究 | 第26-3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32-33页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1.4.1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第33-34页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4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5-40页 |
2.1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 第35-36页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第36页 |
2.3 土法炼锌工艺简介 | 第36-37页 |
2.4 土法炼锌废渣堆场生态修复示范区概况 | 第37-40页 |
2.4.1 土法炼锌废渣堆场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建立 | 第37-38页 |
2.4.2 土法炼锌废渣堆场植物生长状况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第40-48页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40-4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1-46页 |
3.2.1 废渣常规理化性质分析 | 第41-42页 |
3.2.2 废渣中有机酸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测定 | 第42页 |
3.2.3 废渣矿物组成及微观形貌特征分析 | 第42-43页 |
3.2.4 废渣及植物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 第43-44页 |
3.2.5 废渣中微生物学特性分析 | 第44-45页 |
3.2.6 废渣团聚体分离及重金属含量测定 | 第45-46页 |
3.2.7 废渣中颗粒态有机质(pom)分离及重金属含量测定 | 第46页 |
3.2.8 废渣中颗粒态有机质(pom)中官能团及微观形貌表征 | 第46页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植物修复对土法炼锌废渣理化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第48-78页 |
4.1 植物修复对土法炼锌废渣的理化特征的影响 | 第48-52页 |
4.1.1 植物修复对废渣的ph、ec、eh及含水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4.1.2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粒径特征的影响 | 第49-50页 |
4.1.3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养分含量积累的影响 | 第50-52页 |
4.2 植物修复对土法炼锌废渣中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第52-57页 |
4.2.1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2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4.2.3 植物参与下废渣的理化特征与微生物学特性间的相关性 | 第54-57页 |
4.3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第57-70页 |
4.3.1 植物参与下废渣中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 第57-62页 |
4.3.2 植物参与下废渣中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 第62-67页 |
4.3.3 植物参与下废渣中古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 第67-70页 |
4.4 讨论 | 第70-76页 |
4.4.1 植物修复对废渣的理化性质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 第70-72页 |
4.4.2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的影响 | 第72-73页 |
4.4.3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第73-76页 |
4.5 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特征的影响 | 第78-103页 |
5.1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重金属有效性及矿物组成的影响 | 第78-85页 |
5.1.1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重金属全量的影响 | 第78-79页 |
5.1.2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重金属有效性及赋存形态的影响 | 第79-82页 |
5.1.3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矿物组成、形貌特征及元素分布的影响 | 第82-85页 |
5.2 修复植物组织中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及迁移特征 | 第85-89页 |
5.2.1 修复植物组织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 | 第85-86页 |
5.2.2 修复植物组织中重金属的积累和迁移特征 | 第86-87页 |
5.2.3 修复植物组织和废渣中重金属含量间的相关性 | 第87-89页 |
5.3 植物参与下废渣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第89-93页 |
5.3.1 植物参与下废渣中有机酸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含量 | 第89-90页 |
5.3.2 植物参与下废渣中有机物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间的相关性 | 第90-91页 |
5.3.3 植物参与下废渣中环境因子对其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 | 第91-93页 |
5.4 讨论 | 第93-102页 |
5.4.1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及赋存形态的影响 | 第93-97页 |
5.4.2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特征的影响 | 第97-99页 |
5.4.3 废渣生物风化成土过程对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 | 第99-102页 |
5.5 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六章 植物修复对废渣团聚体组成及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影响 | 第103-125页 |
6.1 植物修复对废渣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103-107页 |
6.1.1 植物修复对废渣团聚体粒径分布特征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6.1.2 植物修复对废渣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6.2 植物参与下不同粒径团聚体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质量负载 | 第107-112页 |
6.2.1 植物参与下不同粒径废渣团聚体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富集特征 | 第107-111页 |
6.2.2 植物修复对不同粒径废渣团聚体中重金属质量负载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6.3 植物参与下不同粒径废渣团聚体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及赋存形态 | 第112-119页 |
6.3.1 植物修复对不同粒径废渣团聚体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6.3.2 植物修复对不同粒径废渣团聚体中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 | 第114-119页 |
6.4 讨论 | 第119-124页 |
6.4.1 植物修复对废渣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6.4.2 植物参与下废渣团聚体粒径对重金属富集特征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6.4.3 植物修复对废渣团聚体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 | 第122-124页 |
6.5 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七章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pom组成及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影响 | 第125-143页 |
7.1 植物参与下废渣中pom的组成及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第125-128页 |
7.2 植物参与下不同粒径pom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及质量负载 | 第128-133页 |
7.3 废渣中不同粒径pom的微观形貌特征及官能团结构表征 | 第133-138页 |
7.4 讨论 | 第138-142页 |
7.4.1 植物修复对废渣中pom的组成及重金属富集作用的影响 | 第138-140页 |
7.4.2 植物参与下废渣中pom的官能团对重金属富集作用的影响 | 第140-142页 |
7.5 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3-147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43-145页 |
8.2 展望 | 第145-147页 |
致谢 | 第147-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71页 |
附录 | 第171-174页 |
附录一 博士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 第171-173页 |
附件二 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73-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