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论文

黄土高原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效果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1页
   ·矿山环境状况第11-13页
   ·选题依据第13-15页
   ·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第15-21页
     ·恢复生态学发展历史第15-17页
     ·矿区的生态恢复第17-19页
     ·矿区复垦地群落变化特征第19页
     ·生态恢复与土壤环境研究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第21-27页
   ·研究区域状况第21-25页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21-22页
     ·研究区气候条件第22页
     ·研究区地形第22页
     ·土壤与植被第22-23页
     ·黑岱沟露天矿排土场设置简介第23-25页
   ·研究内容第25-27页
     ·研究区植物群落特征研究第25-26页
     ·研究区生态修复的土壤性质研究第26页
     ·研究区景观恢复效果研究第26-27页
第三章 研究区植物群落特征研究第27-47页
   ·研究区样地划分第27-28页
   ·研究方法第28-30页
     ·研究观察的具体项目第29页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第29-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46页
     ·研究区内植物物种的本底调查第30-31页
     ·植被数量的变化第31-34页
     ·野生植物定植规律第34-36页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第36-41页
     ·群落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比较第41-44页
     ·植物种类变化趋势第44-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研究区生态修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47-58页
   ·前言第47-48页
   ·材料与方法第48-52页
     ·实验地点第48页
     ·实验设计第48-51页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第51页
     ·统计方法第51-52页
   ·结果第52-54页
     ·土壤容重,比重及孔隙度第52页
     ·总氮、总磷、有效氮和有效磷第52-54页
     ·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第54页
   ·讨论第54-57页
     ·引发因子第54-55页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分析第55-56页
     ·建植植被对生态恢复的影响第56-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研究区生态修复后的景观效果研究第58-65页
   ·景观效果研究方法第58-61页
     ·调查方面第58-59页
     ·景观格局分析指标第59-61页
   ·结果与分析第61-64页
   ·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第65-67页
   ·主要结论第65-66页
   ·有待研究的问题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后记第73-74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铋系层状氧化物的设计及其模拟太阳光光催化行为研究
下一篇:磁场、雾化共同作用下电晕放电机理及对微小颗粒荷电与捕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