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对紧急避险行为进行正当防卫的理论障碍 | 第8-11页 |
(一) 功利主义以及社会连带义务的第三人忍受义务 | 第8-10页 |
1、功利主义的理论障碍 | 第8-9页 |
2、社会连带义务的理论障碍 | 第9-10页 |
(二) 对于现行犯罪论理论逻辑的破坏——违法评价的矛盾 | 第10-11页 |
1、四要件体系下的防卫困难 | 第10页 |
2、三阶层体系下的防卫困难 | 第10-11页 |
二、对功利主义以及第三人忍受义务的反驳 | 第11-17页 |
(一) 功利主义以及社会连带义务的自身缺陷 | 第11-17页 |
1、对功利主义理论障碍的反驳 | 第11-14页 |
2、对于社会连带义务理论障碍的反驳 | 第14-16页 |
3、紧急避险的宽恕属性 | 第16-17页 |
三、违法评价矛盾的化解 | 第17-30页 |
(一) 犯罪事实支配理论对于一类特殊紧急避险的影响 | 第18-22页 |
1、犯罪事实支配理论简述 | 第18页 |
2、间接正犯与本文论述的法律关系的比较分析 | 第18-22页 |
(二) 对于正当防卫针对行为的“不法”含义的理解 | 第22-26页 |
1、“不法”含义的概述 | 第22-23页 |
2、对于违法评价矛盾的化解 | 第23-26页 |
(三) 其他部门法经验借鉴 | 第26-30页 |
1、合同相对关系与本文论及法律关系的相似性比较 | 第26-28页 |
2、合同相对性的经验的借鉴 | 第28-29页 |
3、见义勇为不担责的启示 | 第29-30页 |
四、对于紧急避险行为进行正当防卫的正当性的总结性探讨 | 第30-41页 |
(一) 法治的基本要求——法不强人所难 | 第30-34页 |
1、法律必须具备可适用性 | 第30-34页 |
(二) 法益保护原则基础下的价值选择与逻辑梳理 | 第34-41页 |
1、道德上的冷漠不必然受到法律调整 | 第34-37页 |
2、法益价值优于体系价值 | 第37-38页 |
3、对于紧急避险行为进行正当防卫的界限和一些特殊问题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